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馬信琪41股操盤實錄 看超級牛散如何“捉妖股”

  • 發佈時間:2015-09-16 08:33:2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9月11日,證監會披露了兩起股價操縱案,涉事人之一馬信琪便是被民間稱為“超短F4”成員的馬信琪,另一名涉事人則是號稱中信證券上海溧陽路營業部“孫哥”的孫國棟。

  相比于市場上那些眾所週知的航母級私募、遊資巨鱷,馬信琪、孫國棟顯然還屬於能量有限的遊資,未必有能力操縱市場。由於出身草莽,見證過中國資本市場初期的腥風血雨,馬信琪、孫國棟身上的江湖氣息更為濃厚,市場感覺和操盤技巧亦非一般散戶所能企及。

  操作手法短平快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股票的地方可能也無法徹底避免操縱。回溯馬信琪的操作記錄,短平快係其主要特色,幾乎任何一隻股票,馬信琪持股週期均不超過一個季度;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被套牢,馬信琪這時才會適當延長持股週期,直至解套出貨。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5年開始,馬信琪至少以其本人名義直接進入約41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目前,馬信琪僅持有太平洋1.75%股權(據2015年中報),係其第五大流通股東。此外,根據用友網路8月25日披露的增發報告書顯示,馬信琪在7~8月份已悄然進入用友網路前十大股東之列,持股0.82%,係用友網路第八大股東。

  相關公司股東資料顯示,馬信琪是不折不扣的牛散,經常以唯一自然人股東的身份出現在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或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例如用友網路截至8月下旬的前十大股東均是産業資本、基金或險資等機構,僅有馬信琪係自然人。

  同樣的情況在其他上市公司中也經常出現,如太平洋2015年中報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馬信琪也是唯一的自然人股東。儘管馬信琪持股比例較低,不足以對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形成實質性影響,但基於其牛散身份,很多中小投資者亦會表示關注。

  再如2014年一季度,馬信琪出現在東方航空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持股0.15%,東方航空九大其他流通股東普遍是東方航空集團、外運發展、錦江國際集團等央企或地方國資。

  當然,馬信琪偶爾也會出現在散戶扎堆的上市公司中。如宏昌電子2013年一季報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均為自然人,馬信琪便是其中之一,持股0.16%,係第九大流通股股東。*ST滬科也一度散戶扎堆,該公司2007年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東也均為自然人,馬信琪持股0.15%,係*ST滬科彼時第十大流通股東。

  歷數馬信琪2005年以來的持股情況,除深振業A中金嶺南、中南建投、珠江實業國投新集外,其餘幾乎所有公司持股週期均為一年。即便是前述深振業A、中金嶺南等5家公司,持股週期也普遍在半年之內。如中南建投2014年一季報顯示,馬信琪是第三大流通股東(持股1.53%),2014年第二季度,馬信琪依然位列中南建投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持股降至1.03%;而在中南建投2014年三季報中,馬信琪從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消失。

  舉牌深振業A

  唯一的個案實際上就是深振業A,2010年第三季度,馬信琪首次進入深振業A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且持股比例達到3.73%,遠超馬信琪在其他上市公司中0.1%~0.5%的持股比例。在接下來的數個季度中,馬信琪不斷增持深振業A,直至2013年6月份,馬信琪觸發舉牌紅線,持股比例達到5%,這是馬信琪迄今為止首次亦是唯一一次在二級市場舉牌上市公司。

  舉牌深振業A之後,馬信琪並未進一步增持,而是從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減持深振業A。今年一季報中,馬信琪尚持有深振業A0.6%股權,而在中報中,他從深振業A前十大流通股中消失,意味著今年第二季度減持殆盡。

  頗有意思的是,在馬信琪2013年6月份舉牌深振業A之後,業界曾給予諸多解讀。因為彼時深圳國資委正與姚振華、姚建輝控制的“寶能係”就深振業A控股權酣戰正兇,市場曾猜測馬信琪或會與姚氏兄弟形成心有靈犀式的同步增持,若如此,深圳國資委死守深振業A控股權的難度便會增大。

  以現在的視角重新審視上述舉牌事件,不難發現,市場的猜測並無根據,所謂深振業A控股權旁落的擔憂略顯多餘。自始至終,馬信琪都是牛散,不以攫取上市公司控股權為目的,也無意參與實業經營。據知情人士透露,馬信琪舉牌深振業A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舉牌前被套,或者浮盈較少,後來不斷增持觸及舉牌紅線,解套之後迅速清空深振業A。

  事實上,在舉牌深振業A後,馬信琪並未舉牌第二家公司,依然扮演民間給予的牛散角色。2015年7月31日,馬信琪一如既往地操作暴風科技,但最終因為“多次大筆申報買入後快速撤單,以不成交或少量成交的方式拉抬暴風科技股價,隨後快速反向賣出之前持有的部分股票獲利”而被監管層處罰。

  記者從多個層面了解到,上述操作方式並非馬信琪所專有,市場上很多操盤手或多或少都會利用這種方式操盤。例如,投資者可能會經常發現某公司股票買一席位突然出現巨量買單,即俗稱的墊單現象,客觀上會營造一種買盤很積極的氛圍,此時其他主動型買盤會以較高的價位掃貨,促成股價上漲。有些時候,由於股票價格快速上揚,原買一的巨量挂單因未買到股票而會被動撤掉;當然,還有可能就是這種巨量買單原本就不是為了買股票,僅僅是為了營造買盤氛圍,這就涉嫌操縱股價。

  涉嫌操縱暴風科技

  按照監管層的處罰理由,馬信琪便是涉嫌操縱暴風科技股價。不過,如何區分善意的撤單與惡意操縱股價需要仔細甄別,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不排除馬信琪是“被槍打的出頭鳥”,其他以類似方式操縱股價的牛散也不在少數,他們暫未受處罰不代表可以繼續高枕無憂地操縱股價。

  孫國棟其實與馬信琪有異曲同工之妙,馬信琪是連續競價期間先墊單後撤單,孫國棟則是在集合競價階段、連續競價階段及尾市階段虛假申報、連續申報抬高股價等方式操縱相關股票價格。若仔細觀察孫國棟操縱的13隻股票則不難發現,這些股票在本輪大調整之前(6月份前)普遍都是兩市第一梯隊的絕對高價股或“準百元股”。如暴風科技6月前一度超過300元/股,中科金財也曾接近200元/股,銀之傑奮達科技均是如此。

  “股價高,近乎妖!”市場樸素的觀點認為,連續瘋漲的股票,不是妖,也是在成為妖的路上。既然是妖股,背後必有操控的力量,孫國棟便被認定為操縱妖股的大莊。可以肯定的是,孫國棟必然不是唯一操縱妖股的牛散,一方面妖股並不限于暴風科技等股票,另一方面孫國棟也未必有能力操縱所有的妖股,上述13隻股票近一年的定期報告中均無孫國棟蹤影,顯示其人並未“坐莊坐成股東”。

  與馬信琪相比,孫國棟要低調很多,公開資料並無太多有關孫國棟的資訊,此次監管層對孫國棟的處罰力度也明顯強于馬信琪,這也是孫國棟的神秘所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