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清理配資進入倒計時 券商“清盤”信託

  • 發佈時間:2015-09-16 08:32:06  來源:新京報  作者:金彧 李春平  責任編輯:楊菲

  進入9月份,場外配資大清理進入最後時刻。

  9月14日晚間,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截至9月11日,完成清理資金賬戶3255個,佔全部涉嫌場外配資賬戶的60.85%;還有2094個賬戶尚未清理,持股市值約1876.27億元。另據媒體報道,除了2家存量配資在300億元以上的證券公司之外,其餘的場外配資賬戶需在9月30日之前清理完畢。

  9月15日,《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稱,監管層明確券商對外部資訊技術系統的清理整頓已經不再僅限于場外配資,所有通過券商各類資訊技術系統接入的非實名制賬戶均面臨清理。

  然而,在這輪清理配資的進程中,不少信託公司的證券投資類産品遭到清算。券商與信託的爭鬥也逐步升級。

  上周,中融信託致函華泰證券“隔空交戰”,本週又有北方信託、外貿信託等加入與券商的抗爭之路。據記者了解,有部分信託公司正打算向證監會、銀監會集體申訴。

  【事件】

  中融信託産品遭單方叫停

  9月8日,中融信託接到華泰證券部分營業部的電話通知,稱將於2015年9月30日起終止向中融信託提供任何外接系統的數據服務。

  9月8日,中融信託給華泰證券的一則溝通函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

  溝通函上,中融信託稱“接到華泰證券部分營業部的電話通知,將於2015年9月30日起,終止向中融信託提供任何外接系統的數據服務。”

  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信託公司將被動為旗下客戶平倉,即使有些客戶沒有到平倉線,也因為這一監管政策而必須平倉,這對證券類信託的投資者來説不太公平。

  中融信託稱,公司接入華泰證券系統的信託計劃較多,信託規模較大,涉及投資者眾多。目前接入華泰證券系統的存續信託計劃38個,信託規模133億元,涉及投資者758名,其中自然人691人,機構67家。為避免終止外接系統數據服務引發大量糾紛,希望雙方領導能就此進行面談。

  在溝通函中,中融信託亦不認可華泰證券這種“一刀切”的方式。其表示,公司的證券投資信託計劃均為依法合規設立的金融産品,並未從事或變相從事違法違規配資活動,也沒有為恒生HOMS、上海銘創、同花順等場外配資系統提供介面的行為。截至目前,公司未收到任何監管部門叫停證券投資信託業務及數據服務的任何通知。

  不過,華泰證券態度強硬,其在9月10日的回復中聲稱“將嚴格清理整頓外部接入的各類資訊技術系統,只留下合規部門認可的接入系統”。

  就在華泰證券發出回復後,9月11日,證監會宣佈,因華泰證券未採取有效措施嚴格審查客戶身份的真實性,未切實防範客戶借用證券交易通道違規從事交易活動,對其處以5400萬元的罰款,同時沒收其違法所得1800萬元。

  9月15日,中融信託相關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中融信託仍在跟華泰證券溝通中,尚未達成最後的解決方案。新京報記者先後致電華泰證券兩位管理層人士,對方均表示不清楚事態進展。

  【探因】

  清查違法配資致傘形信託遭清算

  中融信託對華泰證券的這場“發難”,源於正在進行的清理配資行動。

  8月底,監管層發文要求,各家券商自9月1日起對“利用資訊系統外部接入開展違法證券業務活動”進行清理,核心是要清理違法違規的配資賬戶。

  有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對媒體表示,除了2家存量配資在300億元以上的證券公司,清理日期可放寬至10月31日之前外,絕大多數券商清理存量配資賬戶的最後時限均被定為不超過9月30日。按照規定,通過軟體接入的傘形信託配資賬戶被要求在此之前關閉。

  這一消息傳出之後,不少信託公司的傘形信託、證券投資類産品遭到證券公司清算。

  據證券時報報道,繼齊魯證券率先向信託公司發出即將清理賬戶的告知函之後,包括華泰證券、中航證券、西南證券國信證券等券商紛紛跟進,要求信託公司限期妥善處置特定産品的相關賬戶和資産,對於逾期不處理的賬戶則採取“限制資金轉入”及“限制買入”等措施。

  “凡是被券商認定使用了外部資訊接入軟體、存在非實名賬戶和配資情形的,將全部納入清理範圍。”知情人士透露。

  昨日,新京報記者查閱多家大型信託公司網站後發現,近期一些信託公司的證券投資類産品出現了大規模清算的情況。廈門信託在9月以來就對至少10隻以上的各類“新型結構化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進行了清算。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9月14日,證券投資信託依然有高達18023隻,佔所有信託産品比例的50.34%,規模合計3104.28億元,市場佔比為14.12%。

  與此同時,在清理場外杠桿的同時,場內杠桿已經出現了企穩跡象。截至9月14日,滬深兩市融資餘額為9564.23億,較上一個交易日的9818.44億元有所縮減。

  隨著場內兩融規模的企穩、場外配資清理整頓大限臨近,A股市場的整體杠桿水準已經回到了2014年末,在業內人士看來,全市場的去杠桿已經臨近尾聲。

  9月6日晚間,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股市泡沫和風險已得到相當程度的釋放。場外配資得到清理整頓,證券公司場內融資餘額大幅下降到約1萬億元,回到去年年底的水準。信託公司杠桿融資規模也大幅下降。

  【影響】

  多家信託向券商抗爭

  在中融信託發難華泰證券之後,北方信託、外貿信託也宣佈跟進,甚至有部分信託公司稱打算向證監會、銀監會集體申訴。

  除了中融信託致函華泰證券之外,本週又有北方信託、外貿信託跟進與券商“交鋒”的行列。

  新京報記者昨日獲悉,國泰君安近期也已通知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公司(下稱“外貿信託”),要求重新簽署《客戶自備客戶端準入協議》(下稱“協議”),若今年9月16日未能完成上述協議的簽署,將於16日起終止向信託方提供任何外接系統的數據服務。

  對此,外貿信託給國泰君安發函稱,由於仍有多個信託計劃正在使用國泰君安數據服務,信託規模較大,涉及投資者眾多,國泰君安單方面停止相關服務會引發多方糾紛和群體性事件。

  同時,外貿信託也在溝通函中提出,根據雙方簽訂的證券經紀服務協議,國泰君安有義務保證項目順利進行,如因其單方面暫停服務導致的損失應該由國泰君安承擔;如果雙方未能就《協議》內容達成一致,希望國泰君安能于16日前提供書面通知。

  除了國泰君安之外,北方信託也于近期向華泰證券致函,就外接系統數據服務終止問題,向華泰證券“要個説法”。

  據測算,目前傘形信託總規模在4500億左右,平均倉位在30%左右,大部分是4000點左右建倉。按照目前的滬指走勢,客戶虧損嚴重,信託公司面臨極大違約責任和訴訟風險。

  據悉,券商與信託方簽訂了證券經紀服務協議,而信託方與投資者也簽訂了信託合同,這種提前清理賬戶的行為將會引起投資者、券商、信託三方的糾紛。

  昨日,有消息稱部分信託公司正打算向證監會、銀監會集體申訴。

  背景

  證監會:未清理場外配資賬戶持股市值近1900萬

  曾助推A股走上快牛通道的杠桿配資,因6月中旬以來的巨幅波動,已經成為監管層清理的“頑疾”。不過,隨著三個多月的持續清理,新增配資已經被禁止,監管大刀最終砍向了最後的存量配資,9月有望收官。

  9月14日,證監會連夜發聲,已清理60%場外配資賬戶,剩餘賬戶持股市值約為1876.27億元,且多數場外配資賬戶持有人積極配合,主動清理較多,強行平倉佔比低,因此剩餘場外配資賬戶清理不會對市場造成明顯衝擊。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前期,證監局完成了對證券公司資訊系統外部接入自查情況的核實和現場檢查,並督促其清理涉嫌違規賬戶。已清理賬戶中,有76.28%採取取消資訊系統外部接入許可權並改用合法交易的方式清理,僅6.33%採取銷戶方式清理,還有部分賬戶採取産品終止等方式清理。

  事實上,配資業務早在6月就被監管層列入了黑名單。6月12日和13日,證監會連續兩日發聲,禁止券商為場外配資活動提供便利。7月12日,證監會發佈《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明確了對違反證券賬戶實名制、未經許可從事證券業務的活動予以清理整頓的具體意見。

  在券商加緊清理以集合信託為主的信託杠桿資金時,監管部門已經開始集中對涉及違規配資的各類機構進行處罰。截至9月11日,證監會已對涉嫌違規配資的恒生公司、銘創公司、同花順、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方正證券、浙商期貨8家機構開出高達8.4億元的罰單,堪稱中國證券市場歷史之最。

  截至9月14日

  證券投資信託産品有18023隻,佔所有信託産品比例的50.34%

  規模合計3104.28億元,市場佔比為14.12%。

  截至9月11日

  證監會完成清理資金賬戶3255個,佔全部涉嫌場外配資賬戶的60.8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