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中車獲大訂單還需努力 多家公司競增持抗暴跌

  • 發佈時間:2015-07-31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健  責任編輯:楊菲

  中國中車獲香港地鐵訂單

  如何開拓市場還需努力

  中國中車7月23日發佈公告稱,其旗下青島四方股份公司中標香港市區線地鐵車項目,總金額約48.4億元人民幣。此前,港鐵公司也發佈新聞稿,稱其做出歷來最大的鐵路車輛投資,向青島四方股份公司購買93列(744輛)地鐵列車。實際上,這不僅是港鐵史上最大規模的車輛採購,也是中國境內誕生的最大一筆地鐵訂單。港鐵公司此次購買的93列地鐵列車,將全面取代現行觀塘線、荃灣線、港島線及將軍澳線的第一代列車。這批地鐵列車將配備更先進的運作系統和設備,並於2018年至2023年間陸續交付。

  南車北車合併後,股價暴跌不已,讓選擇該股的股民抱怨不止。對這樣的大盤藍籌股,投資者的擔心有許多,而合併後效益如何,以及未來的成長性如何,可能是最主要的內容。現在,中車在香港中標,是一個好開端;但對於這樣一個大公司來講,一筆大單又是遠遠不夠的。無論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中國中車都要加快市場開發步伐,讓大筆買單接踵而來。雖然一個公司的股票價格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但是公司效益依然是第一要素。理論上説,南車北車合併消除了在這個領域“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可能性,但是不是也把競爭的動力減弱了呢?如何協調競爭活力和市場秩序方面的矛盾,這是個難題。

  市場波動致股價倒挂

  定增方案取消或變化

  近期市場劇烈震蕩,滬、深兩市已實施或擬實施定向增發的上市公司中,定增破發情況頻頻出現,致使上市公司調整方案應對。據不完全統計,從7月1日至7月25日,有十多家上市公司發佈了終止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告,包括四方達中發科技杭電股份國中水務鵬博士等公司。其中,大部分公司均表示是因為資本市場不確定因素而終止增發。在大面積定增破發的情況下,多家公司採取對定增方案進行調整的方式,來應對股價的大幅波動。在上述發佈終止增發公告的上市公司中,其公佈的終止增發理由有多種,主要分為資本市場、監管政策和公司自身增發存在問題三大因素。

  股價持續走低,對於增發對象而言,買入股份將無利可圖,甚至形成股價與增發價格倒挂的案例也屢屢發生。這是定向增發中途“報廢”的根本原因。但是,定向增發對上市公司而言,是事業發展和再融資的需要,也有助於穩定股價和恢復市場,在市場波動的情況下應該給予鼓勵。為了在大面積定增破發的情況下定增能夠繼續進行,多家公司採取對定增方案進行調整的方式,特別是重新確定發行價或者縮減募資規模等方式不失為可行的方法。可見,持續的股價下跌,受影響的不光是股民,上市公司同樣也是受害者。由於定向增發的目的主要是用於公司發展,特別是新事業的開拓或生産規模的擴大,大面積定向增發的半途而廢,間接會影響到實體經濟。

  多家公司宣佈增持

  股價暴跌尋求自救

  儘管A股在7月27日出現了8年以來的暴跌,但是上市公司面對這種暴跌已經學會了自救。據統計,當天共有16家上市公司公告擬增持。數據顯示,7月1日至7月27日,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增持股票市值已經達到599.71億元。除去增持股票進行自救之外,部分上市公司使用回購自救。數據顯示,7月1日至7月27日,滬深兩市共計67家上市公司公佈了回購計劃,合計擬回購上限金額達到528.51億元。甚至在7月27日暴跌當日,上市公司回購的腳步並沒有停下。如江南嘉捷7月27日晚發佈關於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的報告書,公司將以不超過2015年7月2日收盤價每股15.17元的價格回購公司股份,用於回購的資金總額最高不超過人民幣1.517億元。

  暴跌,再一次暴跌,7月27日滬指的跌幅超過8%,讓救市的呼聲再起,也讓人們對過往救市的效果産生疑慮。這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一個市場到了什麼時候才能頻頻被呼籲“救市”,顯然,是自身的調節功能喪失,自身的新陳代謝功能嚴重退化。本來,宣佈增持或減持,是上市公司大股東根據市場需要所作出的最市場化的選擇,現在,不得不與救市聯繫在一起;在股市再次大跌的背景下,敢於增持似乎又成了市場上的英雄。總有人在發問:股票市場何時能回歸正常?標準有許多,何時增持不再被賦予那麼多“意義”肯定也是一個。其實,如果公司對於自己的未來發展有信心,當然不在乎增持;股民對資本市場未來發展有信心,就不會恐慌性地拋售,踩踏般地洶湧離場。關鍵還在於信心。

  湘鄂情北京門店全部關門

  真實消費才是發展大趨勢

  *ST雲網7月22日發佈公告稱,其當年在北京發家的第一家店——北京定慧寺店已于7月19日關門。至此,*ST雲網旗下的湘鄂情北京門店全部關張。*ST雲網7月19日的公告顯示,因定慧寺店持續虧損,公司管理層決定,定慧寺店于7月19日停止營業。公告數據顯示,定慧寺店2014年度營業收入3439.5萬元,虧損1355.6萬元;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807.3萬元,虧損214.8萬元。

  曾幾何時,湘鄂情在全國各地生意火爆,人潮涌動,一座難求。現如今,居然在最大的消費市場——北京,已經見不到湘鄂情的身影。生意場上,來去匆匆,消失的是某一家企業,而不是飲食這個行業。其實,北京的飲食行業這兩年崛起的餐飲企業並不少,性價比高、飲食風味獨特是吸引顧客的根本點。湘鄂情的敗退,説明任何消費市場還是要以真實消費為基礎,那些以公款消費、少數人的“比炫”消費為基礎的“市場”,是不靠譜的,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其實何止餐飲業,許多瞄準公款消費的領域,短期曾經有令人羨慕的高回報,實際上是不可持續的。天價茶葉,天價酒,天價煙等等,都曾經有過“買的人不消費,消費的人不用買”的怪現象。請企業回到真實消費的現實,回到大眾消費的現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