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42家公司被上交所監管關注 深交所開出235份監管函

  • 發佈時間:2015-07-28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朱寶琛  責任編輯:張恒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查閱滬深交易所的相關數據發現,今年以來截至7月27日,上交所共對42家上市公司予以監管關注,深交所更是開出了235份監管函。綜觀這些被監管關注的上市公司,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信披方面存在問題,這方面的案例佔比相對較高。此外,還包括短線交易、業績快報不準確等。

  在被上交所予以監管關注的42家上市公司中,減持股份達到5%時未進行披露是受到監管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一家券商的股東于2015年3月19日至6月15日之間,合計減持公司股票146690162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2%。該股東在減持公司股份達到其總股份的5%時,未按照《證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履行資訊披露義務。

  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告不準確、不審慎,且未及時更正,是被監管關注的原因之一。昆明機床于2015年1月31日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14年度經營業績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億元。但公司于2015年3月31日披露的2014年年度報告顯示,2014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4億元,與之前預計業績存在較大差異。

  被予以監管關注的另一個原因是在報告期內買入公司股票。如2015年4月9日,京能置業獨立董事宋常以每股9.31元買入10萬股公司股票。2015年4月18日,公司披露2014年年報。獨立董事宋常在定期報告披露前30天內買入公司股票,違反了《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中關於禁止董事在定期報告前30日內買賣股票的規定。

  此外,被予以監管關注的原因還有日常關聯交易資訊披露和決策程式違規、未依法及時在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上披露資訊、用新聞發佈的方式代替資訊披露且發佈的資訊與事實不符等等。

  至於被深交所出具監管函的235家公司,原因更是多樣化。如深交所7月24日對中國中期出具的監管函顯示,該公司關於重大資産重組公告的核心內容存在眾多嚴重不一致情況,資訊披露的準確性存在重大瑕疵;北京文化因投資者關係活動中發佈的資訊不準確而收到監管函;華蘭生物收到監管函的原因是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短線交易違規。

  此外,被出具監管函的原因還有上市公司業績預告、業績快報不準確且未能及時修正;公司以前年度定期報告存在會計差錯;未能積極配合監管工作;公司監事在敏感期賣出公司股票;未按規定履行董秘聘任程式;未及時履行承諾;資金佔用、關聯交易、委託理財;使用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事後未及時歸還等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