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萬邦達探路PPP的煩惱:86億中標項目考驗資金實力

  • 發佈時間:2015-07-22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工業水處理“生意”低迷之際,以能源化工污水處理起家的萬邦達卻逆勢大增: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1.6億~1.7億元,增長178.59%~190.44%。數據背後,萬邦達靠什麼“成就”了亮眼的成績?它的成功,又給其他一些尚處困境的同行帶來了怎樣的“啟示”意義?在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發展的今天,無疑值得探討和借鑒……

  實體經濟下行帶來工業水處置行業同步走弱。然而,以能源化工污水處理起家的萬邦達卻在很多下游企業出現“揭不開鍋”的局面下,預計上半年凈利潤超過178%。

  萬邦達實現逆勢增長,靠的是什麼?答案就在於“雙輪驅動”。總規模達86億元的PPP項目,為萬邦達開拓市政環保領域;同時,通過成立産業並購基金,以基金的方式替換直接並購模式,加快擴張步伐。“雙輪驅動”讓其在資本市場受到追捧,一年時間,股價一度翻了5倍。萬邦達副總裁張友誼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萬邦達將打造成綜合性環保服務商。”

  PPP模式進軍市政領域

  作為一家工業廢水處理的公司,長期以來,萬邦達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工業企業提供水處理服務。然而,隨著下游企業的行業下行,對萬邦達的主營業務造成不小衝擊。

  記者發現,2014年萬邦達與工業水處理相關的傳統主營業務收入共8.01億元,同比增長3.62%,增速大大下降。然而從整體上看,據中信證券梳理,去年及今年一季度期間,眾多水工程設備企業中,萬邦達的業績增速最快。“過去主要做工業水處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項目拖延、經濟不景氣等等。從去年開始,公司開始佈局多元化發展。”張友誼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拓展方向包括市政環境服務、危廢處理、垃圾處理,還有工業水處理的上下游業務,“萬邦達要發展成一個綜合性的環保平臺”。

  這其中,備受關注的是萬邦達通過PPP項目對市政環保領域的“攻城略地”。今年1月、4月,萬邦達相繼中標蕪湖市和烏蘭察布市兩個PPP項目大訂單,總規模達86億元,由此,水務拓寬至城市供水、城市排水,供熱環保工程等。

  領域的突破帶來了業績的激增。上周,萬邦達發佈半年度業績預告稱,今年上半年預計實現盈利1.6億~1.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不到6000萬元的凈利潤,增長178.59%~190.44%。

  PPP項目“已經進入建設期,且能夠帶來收入”。然而“蛇吞象”則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危險。

  2014年,萬邦達的營業收入僅為10億元,如今卻吃下了超過80億元的訂單,同時,PPP項目與生俱來的前期高投資的特點,令萬邦達面臨營運資金的巨大缺口。

  事實上,在籌措資金方面,萬邦達為“PPP項目融資的信用增級及償付兜底”,今年4、5月期間,實控人減持21.99%的股份套現55億元。然而PPP項目尚有30多億元的資金缺口,隨後的6月,萬邦達擬定增30.96億元的方式實現融資。張友誼表示,“解決資金的手段,主要靠定增,還比較單一。”

  借力産業基金實現並購

  在主業尋求突破的同時,萬邦達另一隻手抓著外延擴張戰略。2014年收購昊天節能佈局節能環保領域;而與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九鼎)的合作則有望加速這一目標的實現。資料顯示,2014下半年以來,有8家環保公司陸續成立“産業並購基金”,萬邦達是其中之一。

  今年3月3日,萬邦達與九鼎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並購基金,總規模20億元,首期不低於5億元,萬邦達作為基金的有限合夥人,首期出資1.5億元。

  張友誼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新成立的産業並購基金將投資環保企業,以基金的形式實現並購,“以水為主,其他的環保産業,比如垃圾、污泥、危廢、煙氣處理、脫硫脫硝、VOC等也會在考慮的並購範圍內。”

  産業並購基金創立背後,是潛在的全球綠色産業正在突飛猛進,在張友誼看來,今年能達到千億規模。市場很大,問題在於金融手段很少,萬邦達從産業基金方面進行了探索。“目前來説,有了産業基金,未來直接並購會少一些。”

  基金並購與主業成長的雙輪驅動,萬邦達仿佛找到了資本市場的馬達,張友誼稱,“我們現在任何一個環保項目,實際上都是用金融的手段、思想來做探討,項目再加上我們的商業模式、技術,這是將來的大趨勢。”

  在評估環保企業方面,張友誼進一步提到並購標的的商業模式和技術互補性的重要性。張友誼表示,就水處理來説,很難有突破性的技術,更看重標的的商業模式。同時,萬邦達對全世界好的技術實行“拿來主義”,再進行綜合、創新,推動應用。

  企業聲音

  增值稅改革污水行業躺槍 企業坦言負擔“雪上加霜”

  一項資源綜合利用産品和勞務增值稅的開徵,打破了環保行業的寧靜。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通知要求,自2015年7月1日起,對資源綜合利用産品和勞務徵收增值稅,後返還相應比例。這意味著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污泥處理、再生水等免增值稅的政策將被取消。

  作為主營污水處理的國資環保企業,興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光算了一筆細賬,以新徵收方法計算,其公司增值稅和所得稅將凈增加2800萬元。“這對本身融資不足、資金短缺的環保行業是雪上加霜。”

  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該增值稅改革,污水處理等相關企業都將受到影響。而多家相關環保企業負責人呼籲,政策應該給予適當的調整,繼續實行稅收補貼,促進環保行業發展。

  增值稅改革引發爭議

  此前,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分為三類,即“免征增值稅”“增值稅即徵即退”和“增值稅先徵後退”。上述三類歸為“直接免稅”一檔,長期以來,政府用稅收優惠鼓勵企業進行污水處理。

  現在看來,通知一律對資源綜合利用産品和勞務,採用即徵即退方式享受優惠政策。從免征到即徵即退,稅收風向標發生的改變,讓眾多水務企業措手不及。

  以污水處理勞務即徵即返70%的增值稅為例,楊光算了筆賬,“按我們公司的污水處理能力,以新徵收方法計算,增值稅和所得稅將凈增加2800萬元。這可是一個巨大的利空!”在7月18日召開的“2015中國環保産業高峰論壇”上,楊光這一席話,博得台下環保企業家掌聲連連,“説出了企業心聲”,有人如此評價。

  在業內看來,污水處理領域一向被視為保本微利的行業。對於開徵增值稅,柏林水務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阿蕾表示,“這個事情對污水處理行業有很大的衝擊”。據她介紹,7月1日開徵至今的一段時間,“一大塊的利潤從這兒就走掉了”。

  文一波表示,這項增值稅改革,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的相關企業都將受到影響。

  環保PPP項目將受衝擊

  “我的資金要先準備100%的繳稅,然後再返給我70%,這將首先對我的現金流造成影響。”楊光告訴記者,其次,所得稅還有抵扣,算下來增加了企業的稅收;此外,加上稅收具有強制性,但撥付污水處理費具有滯後性,資金不能及時收回,給企業造成很大壓力。

  在原有的技術、規模上,隨著新技術與環保要求的不斷提升,在污水處理方面,新概念水廠的延伸、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修建、相關技術改造等,對資金提出更高的要求。政策層面的支援和扶持減少,“企業沒有多少動力去做更多的創新”,劉阿蕾説。

  多位企業家表示,污水處理企業的利潤很薄,開徵增值稅在原有微利的基礎上又拿走了一部分利潤。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夥人傅濤對媒體表示,長期以來,國家對污水處理行業也比較重視。行業中很大部分的項目,是減免稅收的,但恰恰是因為減免稅收,污水處理行業的交易結構、收費體系中,都沒有算入增值稅以及所得稅的環節。這則通知的發佈實際上打破了産業發展的均衡。當然,政策的初衷,肯定是支援産業發展的,同時能讓環保企業守法,達標排放,但是對於一個已經多年享受到減稅的産業來説,其實無形中加大了産業的負擔。

  文一波表示,現在的市政建設中,全國有4000多個污水處理廠,其中70%是市場化運作,“開徵增值稅之前大家都不知道,這項稅收將影響到幾乎所有的廠,運作、收入會出現問題。”

  PPP是政府在市政環保領域重點推廣的商業模式,有機構統計,目前地方PPP項目市場規模已超萬億元。業內人士表示,通知所影響的企業正在以PPP中所包含的BOT模式運作污水處理廠,而這次改動帶來的衝擊,勢必影響本身就落地不暢的PPP項目。

萬邦達(300055)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