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配資平臺隨股市失重 匹凸匹關聯公司KCV被曝穿倉

  • 發佈時間:2015-07-14 08:58:48  來源:貴陽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在市場失重性下跌的半個多月裏,配資平臺穿倉的案例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

  還記得那個因更名為“匹凸匹”而遭到全民調侃的多倫股份(600696.SH)嗎?是的,多倫股份曾經的全資子公司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深圳柯塞威”)所提供的正是網路配資業務,平臺名為KCV·紅馬甲(下稱“KCV”)。

  近日,多名KCV的客戶向《第一財經(微網志)日報》記者爆料稱,該平臺疑似穿倉,相當一部分客戶的配資賬戶自6月30日以來呈現交易廢單的狀態,即無法買賣,而KCV給出的解釋是:穿倉太多,導致與之連接的信託公司斷了端口,為此要更換新的信託公司。

  事實上,不只KCV,《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這段時間出現穿倉的配資平臺不在少數,深圳另一家配資平臺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由於配資業務存在多年,風控模式相對成熟,所以基本上配資平臺不會出現虧損的情況,但前段時間市場如此快速的下跌屬於極端狀態,不少配資平臺出現穿倉的情況。

  “有些股票連續多個交易日開盤就跌停,配資公司賣都賣不出去。”上述配資平臺負責人説。

  7月12日,證監會緊急發佈《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2015]19號)(下稱“19號文”),對開立虛擬證券賬戶,借用他人證券賬戶、出借本人證券賬戶,代理客戶買賣證券等行為進行清理。

  如今,少數幾家配資平臺已經暫停了配資業務。

  一個配資小散的故事

  6月12日,週五,滬指創出了5178.19點的近7年新高,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一場災難性的噩夢下週一即將上演。

  KCV客戶周建(化名)對本報記者説,他就是在那一週的週六,也就是6月13日在KCV上開始配資,投資本金4萬元,用的是1:2的杠桿,也就是4萬:8萬,實盤資金為12萬,借款利率為1.2分/月。

  他本想著,在這輪特大的牛市裏,用杠桿賺取更多的收益。

  “我是在市場最高點衝進去的,還好當時選擇的是2倍杠桿,也是考慮到滬指創新高以後,市場已經出現了風險的苗頭。”周建説。

  在KCV按月配資的業務裏,其杠桿分為1倍、2倍、3倍、4倍。以2倍杠桿為例:投資本金為4萬元時,總操盤資金為12萬元,虧損警告線為91200元,虧損平倉線為88000元。

  也就是説,當借款賬戶內的總市值低於借款額114%為警戒線,禁止繼續買入股票,當借款賬戶內的總市值低於借款額110%時為平倉線,要立即賣出質押賬戶內的股票。

  雖然上證指數在6月15日~6月30日這半個月的時間裏大幅下滑了近800點,但由於所運用的杠桿較低,再加上一直半倉操作,周建的配資賬戶一直沒有觸及警戒線,“在6月30日前,我算了一下,自己只虧了1萬多元,但6月30日當天,我發現自己的恒生配資賬戶雖然可以登錄,但卻無法買賣了。”他説。

  更加令周建氣憤的是,他近日終於撥通了KCV的客服電話,被告知更換了新賬戶,而周建用新賬號登錄後發現,其是7月6日被更換新賬戶的,其中擁有的兩隻股票中尚未停牌的那只股票于7月6日新買入,7月8日,由於其賬戶市值觸及警戒線,這只未停牌的股票又以23.38元的價格被賣出,“如果我的賬號能夠交易,我會及時補充保證金,7月8日都已經開始反彈了,而且這只股票我一直看好。”他説。

  “6月30日之前,我才虧了一萬元,現在已經虧了3萬多,我本金才4萬元,再一個跌停就要平倉了。”周建説。

  7月8日,雖然上證綜指跌5.90%報收3507.19點,但深市主要指數初露止跌跡象,創業板指翻紅。而7月9日,A股上演大幅反彈,上證綜指開盤跌至3373.54點後探底回升,午後強勢爆發,一度大漲近7%站穩3700點。

  KCV的另外一名客戶王文宇告訴本報記者,他就是在7月9日發現自己的賬號無法交易的,王文宇5月26日開始在KCV上配資,本金9萬元,按月配資,杠桿為1:4,總操盤資金45萬元,每月利息1.40分,虧損警告線為39.6萬元,虧損平倉線為38.52萬元。

  “7月9日,我賬戶內的總市值還遠遠高於警戒線呢。”王文宇説。

  穿倉的悲劇

  深圳柯塞威的工商資料顯示:KCV·紅馬甲的運營方深圳柯塞威註冊資本10億元,發起人為多倫股份,多倫股份于2015年4月14日晚間公告,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深圳柯塞威打造KCV·紅馬甲正式上線。

  但在今年的6月25日,多倫股份再次公告稱,多倫股份已于4月27日與多倫股份董事長鮮言在上海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鮮言按註冊資本為據,出資1.15億元收購公司持有的深圳柯塞威100%股權。

  也就是説,KCV自正式上線到轉讓,只在多倫股份的旗下待了兩個星期,其官網顯示:KCV累計配資總額8.5億元。

  “我們都是嚴格按照合同執行的,至於客戶出現交易廢單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客戶超過警告線了,我們可以限制買入;二是前段時間,尤其是6月底7月初,大盤整體下滑得比較厲害,而我們的配資賬號都是對接傘形信託的,很多配資客戶的股票市值已經在警告線甚至平倉線以下了,但他們不願意補充保證金,甚至放棄了,導致穿倉,因此造成信託産品平倉。”KCV一位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如此解釋。

  但該工作人員並沒有説明,究竟其對接的傘形信託的母信託整體穿倉,還是旗下的子信託穿倉。

  “我們掛鉤了幾十個信託産品,如果客戶補充保證金,就不會有問題,而平倉的信託産品中,還存在一些正常的客戶,對於正常客戶,我們會把他們轉移到新賬號上。”他説。

  而周建就有可能屬於這種平倉的信託産品中的正常類客戶。

  但同時,也有KCV客戶抱怨,KCV並沒有及時通知自己的賬戶到達警告線或平倉線,對此,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客戶自己炒股,本來就應該及時關注自己的市值,到了警告線應該補充保證金,“我們沒有義務給客戶平倉,我們只有在不得已的時候才強制性平倉。”他説。

  “我認為是KCV風控經驗太少,1:4的高杠桿導致很多賬戶連續跌停穿倉,尤其是6月新開的配資賬號,估計八成全部穿倉了。因為子單元穿倉過多,KCV不太可能為子單元的穿倉而給信託公司補充保證金,導致信託公司單方面平倉;另一個角度來説,由於市場下滑太快,導致一些配資賬號完全來不及賣出,開盤就跌停。”一名KCV客戶如此猜測。

  多少配資平臺穿倉了?

  深圳另一家配資平臺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由於配資業務存在多年,風控模式已經成熟,所以基本上配資平臺不會出現虧損的情況,但前段時間市場如此快速的下跌已經屬於極端情況,不少配資平臺出現穿倉的情況。

  “有些股票連續多個交易日開盤就跌停,配資公司賣都賣不出去。”上述配資平臺負責人説。

  據該負責人透露,自6月16日到7月6日之間,自己平臺95%的客戶都爆倉了,“其實,如果是單純一味地下跌,不會有那麼多的客戶爆倉,他們會及時止損離場,而中間這段時間,由於國家出臺了很多利好政策,導致離場的客戶又回來抄底,結果再次被套,所以,大部分的客戶是爆在半山腰上。”他説。

  該負責人説,自己平臺有3~4個客戶出現穿倉的情況,“有兩個客戶的情況是這樣的,因為所持股票停牌了,到現在也沒有復牌,而停牌價正好在警告線和平倉線之間,所以,我們就提出一個方案,如果不想配資了,就要補齊配資公司虧損的部分,作為保證金,待股票復牌後賣掉,我們再退回保證金。”

  在廣州,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一些小型的配資公司在這一輪震蕩中甚至倒閉了,另外,某家大型做配資業務的P2P平臺也出現了穿倉虧損的情況。

  但本報記者採訪的廣州多家配資公司,均對此諱莫如深。

  而據媒體報道,6月29日上午,線上股票配資平臺“巧牛網”和“賺了點”先後發佈“清倉”通知。巧牛網一位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截至6月29日,公司已經出現一個穿倉案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