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萬昌科技重組遭冤家舉報 綠色尼羅被指利益輸送

  • 發佈時間:2015-03-09 02:31:41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10年前一筆250萬元的投資,十年後的收益超過了百倍。

  這一幕,發生在一家叫做“阿聯酋綠色尼羅商業公司”的身上。2014年,靠清倉萬昌科技(002581)的股票,綠色尼羅至少進賬4億元。

  單靠股票收益,綠色尼羅去年就向萬昌科技所在的山東省淄博市國稅局納稅5278萬元,一躍成為當地的納稅大戶。

  當地國稅局公佈的名單顯示,綠色尼羅的法人代表叫做于文傑。這與萬昌科技的招股書和公告披露的資訊存在出入。“政府搞錯了。”萬昌科技稱。

  在萬昌科技的“老冤家”艾群策看來,綠色尼羅其實是“在為利益集團代持股票”。自萬昌科技上市至今,艾群策一直在主張對萬昌科技的實際控制權。其稱曾與萬昌科技前董事長高慶昌簽署協議約定公司上市三年後的控制權交還艾群策。但在上市僅三天后,高慶昌卻突然墜樓身亡。

  近期,萬昌科技的重組獲得證監會的受理。而艾群策卻上書證監會,要求對萬昌科技退市。由此,開始有投資者擔心,這是否會影響到萬昌科技的重組進展。

  誰是“神秘”公司的法人代表

  阿聯酋綠色尼羅商業公司,其在減持完成前是萬昌科技的第三大股東。究竟誰是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卻有著三種不同説法。

  今年1月中旬,山東省淄博市國稅局在官網上公佈了當地的“納稅企業百強名單”。名單顯示,排名第46位的“阿聯酋綠色尼羅商業公司”,去年納稅5278萬元。上市公司萬昌科技排名55位,去年的納稅額為4066萬元。

  根據萬昌科技2014年三季報,綠色尼羅係萬昌科技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數量為730萬股,比例為5.19%。二者結緣始自2004年,綠色尼羅出資250萬元受讓了萬昌科技25%股份。註冊于迪拜的綠色尼羅,以“神秘”著稱。

  新京報記者發現,上述“納稅企業百強榜單”中,于文傑是綠色尼羅的法人代表。

  這與萬昌科技公開的資料不相符合。此前,萬昌科技的招股書和一系列公告中,綠色尼羅的股東有三人,分別是阿聯酋籍的穆哈默德·阿布頓拉·艾哈邁德、中國籍的劉振德和池寶榮。其中,法人代表由劉振德出任。

  一位證券律師稱,如果政府公開的資訊是準確的,那就意味著萬昌科技的資訊披露存在錯誤和違規的可能,“至於是否達到虛假陳述的程度,還要看是否存在主觀故意、對市場影響是否重大等條件”。

  此外,萬昌科技去年三季報顯示,于文傑擔任上市公司的會計機構負責人。上述律師分析稱,如果同一自然人既在上市公司擔任要職,同時出任三股東的法人代表,則可以認定三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存在關聯關係。

  3月5日,萬昌科技董秘張國昌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當地國稅局把于文傑列為綠色尼羅的法人代表,“應該是政府搞錯了”。

  張國昌猜測,可能是以前綠色尼羅委託公司辦理某些業務、或者政府通過企業找外商時,于文傑把聯繫方式留給了政府,以至於政府誤把于文傑當成了綠色尼羅的法人代表,“這也不能説明公司和綠色尼羅之間存在關聯關係”。

  3月5日,新京報記者致電淄博市張店區國稅局,一位業務人員查詢稱,綠色尼羅上報給稅務部門的負責人,是一位叫做“亞歷山大”的持外籍護照的人士——這與張國昌的説法也存在出入。

  萬昌科技的招股書顯示,綠色尼羅的主營業務是成衣和紡織貿易。新京報記者獲知,它並沒有在山東省淄博市的海關註冊,也沒有進出口經營活動的記錄。

  一家外貿公司在沒有進出口貿易的情況下,因何繳納了5278萬元的稅款?“這應該是因為去年綠色尼羅減持公司股票獲得了收益。”張國昌稱。

  綠色尼羅被指利益輸送

  綠色尼羅在2004年以250萬元的代價獲得萬昌科技25%的股權,其2012年到2014年8月份期間的減持,為其套現近3.8億元。但武漢商人艾群策質疑綠色尼羅是一家為利益集團代持股票的空殼公司。

  公告顯示,2014年,阿聯酋綠色尼羅多次減持萬昌科技的股票。去年8月,萬昌科技公告稱,綠色尼羅先是在2012年至2013年間累計減持670.5萬股,後又于2014年8月19日以協議轉讓的方式減持730萬股。

  根據其公佈的減持均價計算,綠色尼羅套現超過2億元。2014年8月28日到9月15日,綠色尼羅再次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505萬股,套現1.79億元。此次減持後,其持股比例降至4.99%。

  截至2014年10月31日,綠色尼羅所持股票已經全部減持完畢。由於先前持股比例已經降至5%以下,綠色尼羅在10月份的減持價格並沒有公告。

  2004年,綠色尼羅拿下萬昌科技25%股權的代價是250萬元。僅是以上述兩筆套現的金額計算,這筆投資就為其換回近150倍的投資收益。

  在武漢商人艾群策看來,“神秘”的綠色尼羅大有來頭。3月5日,艾群策稱,綠色尼羅的本質,“是一家為利益集團代持股票的空殼公司”。

  《中國經營報》曾報道稱,萬昌科技為實現上市,在資本騰挪中涉及部分官員持股,而這些“官員股”由某一股東代為持有,“綠色尼羅便是被重點懷疑的對象”。

  艾群策自認為是萬昌科技的“真正主人”。公開報道稱,上世紀90年代,艾群策在淄博證券交易自動報價系統上,買下萬昌股份12%的股票。從股權上看,萬昌股份與萬昌科技毫無關係,雙方的董事長均為高慶昌。

  2011年,高慶昌家族控股的萬昌科技,成功上市。萬昌股份卻“神秘蒸發”,不見了蹤影。萬昌科技上市前後,艾群策開始舉報高慶昌“掏空萬昌股份資産,並將其轉移至萬昌科技”。

  “萬昌科技所用的設備、銷售渠道,都是原來萬昌股份的。”3月5日,艾群策稱。

  艾群策的舉報,沒能阻止萬昌科技的上市。2011年5月,萬昌科技登陸深圳中小板。但在上市僅3天后,萬昌科技董事長高慶昌卻突然墜樓身亡。1個月後,萬昌科技註冊地淄博市張店區金融辦主任齊繼增去世。

  這在當時成為了轟動資本市場的事件。官方給出了高慶昌“患抑鬱症”、齊繼增患癌症的説法。但時至今日,艾群策依然認為,兩人屬於非正常死亡,且與萬昌科技的股權問題有關。

  艾群策主張萬昌科技“主動退市”

  綠色尼羅在2014年8月份的股權轉讓時點恰好為萬昌科技發佈與北大之路重組方案兩天前,而轉讓價格也折價10%。這都讓外界覺得“蹊蹺”。這一重組方案再度引發了艾群策向證監會的舉報。

  綠色尼羅的一筆減持,發生於去年8月19日。當日,綠色尼羅將730萬股萬昌科技分別轉讓于北京中廣廣視科技公司、北京華泰瑞聯並購基金中心。

  後來,這筆轉讓被媒體質疑為“蹊蹺”。因為減持兩天后的8月21日,萬昌科技即發佈了重組預案。

  預案顯示,萬昌科技擬向北大未名等20名交易對方,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北大之路100%的股權。北大之路的主營業務,包括生物醫藥的研發、生産和銷售。

  根據重組預案,北大之路100%股權的交易價格,確定為29.3億元。依據15.51元/股的發行價格,交易完成後,北大未名將以26.38%的持股比例,成為萬昌科技的控股股東;原實際控制人高慶昌之子高寶林的持股比例,由原來的23.47%降至10.02%。

  除了轉讓的時間點“蹊蹺”外,綠色尼羅15.51元/股的轉讓價格也令人不解。有報道稱,該價格相較停牌前17.15元/股的收盤價,折價近10%。

  自去年開始,艾群策開始對萬昌科技的重組向證監會進行舉報。艾群策稱,他希望以“欺詐上市”為理由申請萬昌科技主動退市,並由他主導對萬昌科技與他的部分資産重組後,再度申請上市。

  艾群策闡述他的理由稱,他手中有份與高慶昌簽訂的協議,雙方約定萬昌科技上市3年後,即在2014年5月萬昌科技的實際控制權交還給艾群策。

  媒體此前爆出過此份協議。協議規定,高慶昌與艾群策“在不侵害第三方利益的前提下探討股權轉讓、換股、吸收合併等方面的可能性”。但萬昌科技曾表示,協議的真偽需要核實。此外,艾群策還説,萬昌科技的公章亦在他手裏,目前萬昌科技類似一家“雙公章公司”。

  “我不認識艾群策。”3月5日,萬昌科技董秘張國昌回應稱,最近幾年,艾群策“什麼話都説”,“任何人都可以這樣説,如果他有證據的話,拿出證據來。”

  今年1月30日,證監會決定受理萬昌科技與北大之路的重組申請。當新京報記者詢問“艾群策的舉報是否會對重組形成影響”時,張國昌沒有正面回應,只是説,“艾群策都説了幾十年了”。

  今年2月,一位投資者亦在互動易平臺上詢問,“艾群策上告證監會,是不是影響公司重組進程的因素”。就此,萬昌科技稱,重組正常進行,“公司與所謂的艾群策無任何關係”。

未名醫藥(002581)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