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證券投資者人數已突破1.4億人,投資者教育服務工作是資本市場一項基礎性工作。
在26日召開的首屆中小投資者服務論壇“專題論壇四:投資者教育”上,深交所投教中心總監徐良平認為,新時代對資本市場建設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投資者教育服務工作也面臨著進一步提高精準度和有效性的挑戰。
服務數量眾多的投資者,亦需動員券商力量。與會嘉賓傳遞出的資訊顯示,上交所、深交所將聯合中國證券業協會,制定《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教育工作指引》,就開展經紀業務的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教育工作的目標、內容、機制、評估和檢查等方面進行規範。
精準“畫像”投資者
要精準服務投資者,首先需要對投資者群體進行細分“畫像”,勾勒出不同投資者的行為特徵。徐良平表示,目前我國投資者人數已突破1.4億人,按照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分為多種類型。
其中,按照資産規模分類,是最重要的分類之一。深交所的調查顯示,我國中小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及大戶、超大戶的行為特徵有明顯差異。例如,中小投資者交易更加頻繁,2017年中小投資者平均持股期限約為23天,而超大戶和機構投資者的平均持股期限分別為70天和117天;持股偏好上,中小投資者更偏向持有低市值、高波動率、高市盈率、前期高收益的股票及ST股。
徐良平進一步介紹,從投資者年齡分類看,投資者中“新”“老”兩端的問題也值得注意,對投資者教育保護工作提出了特別的要求。
“新”的一端,年輕投資者踴躍入市。2017年新入市受訪者平均年齡31.2歲,30歲以下投資者佔比55.8%。這些年輕投資者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未掌握足夠的證券知識便急於入市;二是風險偏好程度高且投資風格較為激進,交易頻率和持股集中度也處於較高水準;三是投資策略易變、易受網路資訊影響。
“老”的一端,部分年紀較大的投資者亦需予以關注。這部分投資者年紀較大,通常沒有精力與能力學習新的投資知識,同時他們風險承受能力較低,而防範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卻較弱,容易受到非法行銷手段的誘惑,成為金融詐騙的受害者。
精準服務不同人群
上交所投教部(企業培訓部)總經理楊欣表示,由於不同年齡和性別的投資者對獲取資訊的內容和渠道選擇上存在差異,上交所致力於製作多元化的投教産品。同時,為契合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投資者的閱讀習慣,滿足投資者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取資訊的需要,上交所打造了投教有聲讀物。
深交所則在精準服務投資者方面進行了實踐與探索,精準定位服務需求,精準服務薄弱環節,精準應對跨境投教挑戰。
徐良平表示,未來深交所將借力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描繪“投資者畫像”,做好資訊蒐集、分類、篩選和共用工作,同時整合、優化服務平臺,為投資者提供精準化、智慧化服務。
他特別提到,深交所要為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下稱“投服中心”)提供個性化服務。比如,完善互動易功能,為投服中心網上行使建議權、質詢權提供定制服務;再如,推動徵集投票制度及電子化平臺建設,為投服中心作為中小投資者代言人發起投票權徵集提供平臺。
投服中心投教部負責人潘莉表示,投服中心較早地提出了“知權、行權、維權”的宣教理念,目的在於喚醒中小投資者的股東權利意識。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投服中心提出打造“權益360”投教品牌。“3”是指“全面知權、積極行權、依法維權”的宣教主題;“6”代表六位一體的權益宣教平臺;“0”代表零距離的服務。同時,“360”整體代表360度全方位、全天候的投資者宣教服務。
激活證券公司力量
“行之有效的投資者教育工作不能靠單打獨鬥實現,亟待市場上有一支適應新時代、戰鬥力強、能打勝仗的投教‘鐵軍’。”楊欣認為,證券公司是資本市場聯繫廣大投資者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是資本市場穩定的“第一道防線”,投資者教育應當發揮會員的“主力軍”作用。她介紹,今年上交所與中證協、深交所共同研究探索制定會員投教工作規則,進一步做好工作規範和評估。
徐良平也表示,我國個人投資者數量巨大,應充分發揮會員最為貼近和了解投資者的優勢。但是證券經營機構的逐利性和投資者教育的公益性的矛盾天然存在,需不斷完善會員投教工作機制建設,構建相應的激勵約束與效果評估機制,推進投教工作縱向延伸,進一步激活會員投教潛在力量。
為此,深交所將聯合中國證券業協會、上交所,制定《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教育工作指引》,就開展經紀業務的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教育工作的目標、內容、機制、評估和檢查等方面進行規範,發揮市場組織者功能,積極引導規範證券經營機構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劉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