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滬港通助推A股邁入深度開放期

  • 發佈時間:2014-11-18 01:00:1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17日,滬港通終於正式啟航。從首日情況來看,滬股通額度提前告罄,顯示出境外資金對於A股異常熱情。在業內人士看來,滬港通的啟動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進入新階段,包括“深港通”、“T+0”以及納入MSCI指數等都將有望獲得突破。

  亮 相 滬港通首秀“北熱南冷”

  滬港通首日運作平穩,資金流向則明顯呈現出“北熱南冷”的格局。

  滬港通啟動首日,早盤截至10:00,滬股通買入71.94億元,賣出0億元,使用額度約71.94億元,剩餘額度48.06億元。港股通買入8.54億元,賣出0.11億元,使用額度約7.81億元,剩餘額度97.19億元。截至下午16時,滬股通買入120.82億元,賣出0億元;報進買單未成交但未撤單的佔了9.18億元;合計使用額度130億元,剩餘額度0億元,觸及單日額度限制。港股通買入22.38億港元(人民幣17.73億元),賣出1.06億港元(人民幣0.84億元),使用額度17.673億元,剩餘額度87.327億元。

  滬股通首單為伊利股份,總成交股數32700股,成交金額85.02萬元。港股通首單為長江實業,成交股數8000股,成交金額113.6萬元。當天北上交易前五大股票分別為大秦鐵路貴州茅臺上汽集團中國平安、伊利股份;南下前五大分別是騰訊控股、中芯國際、鳳凰衛視、中國移動、友邦保險。11月17日,上交所公佈滬港通買入結算匯兌比率0.79143,賣出結算匯兌比率0.79017。與參考匯率相差很大。參考匯價是出於審慎性考慮採取的先扣後返。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滬港通之所以出現“北熱南冷”的格局,主要是與投資者結構以及匯率有關。在投資者結構上,監管機構對內地個人投資者設定了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餘額合計不低於50萬元的門檻,同時內地股民屬於風險厭惡型的較多,對於港股交易的熟悉程度有限,制約了大陸投資者投資港股通的熱情。相比之下,在滬港通機制下投資A股要比原先的QFII和RQFII順暢,許多機構投資者有了更好的投資A股優質藍籌的途徑。另一方面,港幣匯率過高的買入和賣出價差也被認為是阻礙港股通的又一大原因。據統計,上交所當天公佈的滬港通買入結算匯兌比率為0.79143,賣出結算匯兌比率0.79017,二者有著0.0126的差值。

  海通證券表示,截至11月17日,公司累計開通港股通客戶數12168戶。港股通交易首日,公司客戶反映較為熱烈,共有144家營業部488名客戶參與交易,累計成交925筆,成交金額5926萬元,市場當日港股通成交總金額17.66億元。從當天滬港股通總體的交易情況來看,滬股通的額度在下午14:00左右已經用盡,港股通全天所使用的額度為17.66億元。港股通交易首日,內地仍以個人投資者為主。同時,內地個人投資者因為對港股交易規則的不了解,因而採取了較為保守的策略。隨著內地市場的機構投資者逐漸介入與投資者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入,相信港股通的交易也將日趨活躍。

  在市場的整體表現上,當天,上證綜指早盤大幅高開,創下近期反彈新高2508.77點後,快速回落且一度翻綠。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下跌4.81點,跌幅為0.19%,收報于2474.01點,深證成指下跌43.10點,跌幅為0.52%,收報于8283.80點。金融股集體受挫,保險、銀行、券商股普跌。兩市全天成交金額3497億元人民幣,中小板指收盤漲1.10%,創業板指收盤漲2.11%。香港方面,恒生指數高開,但隨後回落。恒生指數收盤報23797.08點,下跌290點,跌幅為1.21%。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下跌207點,跌幅為1.93%,收報于10554.30點。

  創 新 跨境證券投資新模式開啟

  儘管滬港通“首秀”A股表現不及預期,但在監管層看來,滬港通開創了操作便利、風險可控的跨境證券投資新模式,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證監會主席肖鋼當天表示,滬港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推進兩地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大舉措,是資本市場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滬港通的構想來源於市場,順應了投資者的需求,在我國資本項目尚未完全實現可兌換的情況下,開創了操作便利、風險可控的跨境證券投資新模式。

  他認為,滬港通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它豐富了交易品種,優化了市場結構,為境內外投資者投資A股和港股提供了便利和機會,有利於投資者共用兩地經濟發展成果,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共同繁榮發展。有利於拓展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整體實力。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他提醒,投資者應當充分了解兩地交易結算制度差異,審慎評估市場風險,理性參與滬港通投資。

  上交所理事長桂敏傑表示,滬港通是國家開放戰略的一部分,也是我國資本市場新一輪高水準雙向開放的升級版,對上交所來説,則是朝著國際化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北上”交易活躍,額度用盡,非常滿意,“南下”運作正常。“北上”以大單為主,大盤股為主,相當大部分是QFII的轉換,新增資金沒有那麼多,主要是和A+H價差有關。“南下”比較冷清,主要是騰訊、港交所、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移動等股票,單數很多,規模較小。李小加表示,之前一怕沒有交易,二怕過於瘋狂,這些都沒有出現。投資者理智、清晰。這是歷史的一天,最重要是安全、順利,沒有出現超預期。“多看看明天,甚至後天,在中國資本市場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大家全部都是贏者。”他説。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錶示,滬港通開通是劃時代的創新,具有改革意義,反映兩地金融事業共同發展。滬港通可增強兩地股市實力,提升市場競爭力,亦會配合內地資本市場開放,推動人民幣發展成為國際貨幣。滬港通除了促進內地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同時亦鞏固香港作為主要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特區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滬港通”計劃的運作及市場需要,優化機制。

  紅 利 資本市場進入深度開放期

  隨著滬港通的正式開通,近期強勁上漲的A股市場未來走勢以及在制度創新和市場完善的進展也極為引人關注。有券商表示,A股市場藍籌風格將繼續,資本市場制度紅利將繼續釋放,深港通可能會進入日程。

  平安證券當天表示,滬港通的正式開放,對市場影響正面,考慮到市場之前的預期較濃厚,指數或維持高位震蕩的格局,在市場風格方面藍籌主導的結構仍將延續。長期而言,滬港通是資本市場制度紅利的釋放。滬港通的背後或是國內A股市場股票發行與交易監管以及品種創新的加速。平安證券表示,未來A股仍將加快對外開放,在逐步國際化的道路上,後續的資本市場制度紅利值得期待,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A股市場金融工具的創新,諸如T+0交易機制、指數期權品種;市場開放度的進一步提升,諸如深港通可能會進入日程,A股納入MSCI指數可能會在明年有所突破,以及國際板的推進等等。另外,市場制度建設上如稅收政策調整、分紅制度的規範等等可能也會有所進展。

  此前有消息稱,深交所正在積極申請深港通,希望能在2015年開通。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回應表示,“深港通”將是下一步的研究方案。業內人士則普遍認為,在滬港通平穩運作一段時間後,“深港通”的推出將是“水到渠成”,幾無懸念。

  瑞銀證券週一發佈策略報告指出,滬港通是國內資本市場開放的重要一步但遠不是終點。未來國際大型公募基金將更加關注A股國際化的進程,國際資金將會持續流入A股市場。瑞銀預計A股明年將被納入MSCI之類的國際指數,據測算將有360隻A股(滬港通股票池中)符合加入未來MSCI指數的條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