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浙商銀行被曝捲入“萬寶”之爭 深夜發聲風險難消

  • 發佈時間:2015-12-25 07: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編者按:萬寶之爭,此起彼伏,幕幕高潮。近日,財新網披露,“寶能係”舉牌萬科的資金,大部分來自於浙商銀行的理財資金。對此,浙商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24日淩晨表示,浙商銀行與萬科、寶能都有正常的業務合作,理財資金運用合法合規。

  而據財新報道,鉅盛華通過股權質押,借道浙商寶能有限合夥融資了132.9億;又在投向二級市場中出資了72.5億。這説明,浙商銀行的優先級理財資金實際上充當了買入萬科股票資管計劃的劣後級資金。

  據悉,目前,銀監會對理財資金投向資管計劃並無特別規定,但往往銀行為了風險防範,只願意投優先級,獲取固定的收益。浙商銀行把理財資金投入劣後級,無疑要承擔巨大的風險敞口。

  浙商“輸血”寶能係買買買

  據財新網,11月,鉅盛華拿出了67億資金作為劣後級向華福證券融資133億,合計出資200億成立深圳市浙商寶能産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值得注意的是,浙商寶能基金已募集200億規模,但並沒有備案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

  工商資料顯示,該有限合夥註冊于2015年11月11日,華福證券出資132.9億做LP,認購優先級;深圳市浙商寶能投資集團出資67億做LP,認購劣後級;深圳市浙商寶能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出資1000萬作為GP,認購劣後級。而華福證券定向資管計劃背後的出資方,正是浙商銀行。

  報道稱,寶能投資集團將部分股權、鉅盛華將前海人壽股權均質押給華福證券提供擔保;姚振華夫婦及鉅盛華、寶能地産提供連帶責任保證。這意味著,“寶能係”用鉅盛華及前海人壽的股權質押,從銀行表外杠桿融資了132 .9億資金,這部分融資的杠桿率高達14 .29倍。而寶能投資集團是姚振華的個人獨資公司,“這相當於銀行變相給姚振華發了一張130多億的信用卡。”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

  隱蔽的浙銀資本浮出水面

  事實上,“萬寶之爭”中鉅盛華是關鍵。據《21世紀經濟報道》,寶能係主體公司鉅盛華自2014年起,實收資本出現大幅度增長。在2014年年6月18日時,其實收資本為17.6億元,到2015年11月底時,已經增加至163億元。其中11月當月有3次增資,增資後實收資本分別是:11月13日119億元、11月17日142.7億元、11月23日163億元。

  萬科12月6日的公告顯示,鉅盛華的股權結構為: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67.4%;其他股東分別為持股30%的深圳市浙商寶能産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1.92%的深圳市寶能創贏投資企業(有限合夥),持股0.68%的深圳寶源物流有限公司。

  其中,浙商寶能投資成立於今年11月11日,註冊資本200億元,有兩個有限合夥人和一個普通合夥人。有限合夥人分別是華福證券、寶能投資,對應出資額132.9億元(出資比例66.45%)、67億元(出資比例33.5%),普通合夥人為深圳市浙商寶能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出資額0.1億元(出資比例0.05%)。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普通合夥人浙商寶能資管成立於今年11月9日,註冊資本1000萬元,法人代表為黃煒,股東分別是浙江浙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銀資本”)(出資比例45%)、寶能投資(出資比例45%)和寶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出資比例10%)。

  此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浙商寶能資管股東——浙銀資本成立於今年6月30日,在工商登記資料上的股東與浙商銀行表面並無關係,但其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10月14日由張長弓更改為陳瀟笑,陳瀟笑曾擔任浙商銀行投資銀行總部風險監控官、理財業務部總經理;監事胡金海,曾任浙商銀行杭州分行行長;董事張將來,據媒體報道稱,張將來於今年6月出任浙商銀行資本市場部總經理助理。

  據財新網,浙商銀行的理財資金認購了五礦信託相關信託計劃的信託受益權。該信託計劃持有浙銀資本股權,浙商銀行通過浙銀資本,最終將資金投向浙商寶能有限合夥。層層穿透之後,可見“寶能係”大部分資金來自浙商銀行。

  深夜發聲明風險難消

  針對“媒體報道寶能係背後金主為浙商銀行”一事,浙商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24日淩晨表示,浙商銀行與萬科、寶能都有正常的業務合作。深圳市浙商寶能産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是由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浙商寶能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與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設立。

  該負責人表示,浙商銀行理財資金投資認購華福證券資管計劃132.9億元作為優先方,僅用於鉅盛華整合收購非上市金融股權,不可用於股票二級市場投資,也不作為其他資管計劃的劣後資金。寶能投資集團出資67億元,作為劣後方。浙商寶能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出資1000萬元作為普通合夥人。

  據悉,目前,銀監會對理財資金投向資管計劃並無特別規定,但往往銀行為了風險防範,只願意投優先級,獲取固定的收益。財新網援引一位銀行人士稱:“除非項目批了更多額度,比如授信給200億,但只放50億做劣後級,再從外部募集150億,只有這種情況銀行理財資金才有可能做劣後級。但像浙商銀行這樣允許將投入的全部理財資金,實質充當資管計劃的劣後級資金的做法,風險敞口太大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