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高層接踵被查"元氣大傷" 中信證券凈利潤下滑

  • 發佈時間:2016-01-19 10:57:3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航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13位高管被查,8人執委會僅剩2人正常履職,靈魂人物王東明退休,管理層大換血:中信證券這家國內證券行業龍頭陷入20年曆史中的最大危機。眼下,不僅客戶不斷流失,公司業務也已受到嚴重影響。據悉,自去年8月底,老客戶轉投其他券商、投行部門拜訪客戶遭遇閉門羹、再融資項目也頻頻受挫。另據最新數據顯示,中信證券11月凈利降低了近五成。

  儘管在稽查風暴中券原高管幾乎全軍覆沒,但中信證券行業龍頭的位置短期難以撼動。據悉,目前證券行業擁有預先披露IPO家數最多的仍然是中信證券。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據《中國經營報》,在目前各家機構調研報告所關注的“IPO受益標的”中,中信證券竟意外悉數缺席。

  缺席IPO受益標的 或連累投行業務

  據《中國經營報》,由於2016年3月1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證監會進行註冊制改革試行的起算點,而非改革實施的具體時間,因此,2016年之後的兩年試行期將以消化IPO存量為主。目前擁有預先披露IPO家數最多的是證券行業老大中信證券。

  此外,根據《證券時報》統計數據,目前處於正常審核狀態的IPO排隊企業達到688家,其中,中信證券保薦企業最多,包括主機板24家、中小板7家、創業板18家,合計49家。“如果未來IPO發行速度加快,存量較多的券商會直接受益。”

  雖然在基本邏輯上,中信證券作為存量IPO較多且業務能力也不俗的大型券商將直接受益,但查詢目前機構發佈的研究報告,在機構關注的受益標的中,中信證券悉數缺席。

  而根據iFinD統計數據,2012年、2013年、2014年,中信證券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分別為17.9億元、21.20億元、34.72億元,均排在納入統計的23家上市券商之首。2013年、2014年間,其投行業績比同類擁有較好投行業務能力的大型券商國信證券廣發證券國泰君安高出近一倍甚至以上。缺席IPO受益標的或在一定程度上連累投行業務。

  高層接踵被查 核查風暴陰影猶存

  中信證券高層在2015年“監管風暴”中集體被調查。時至今日,這一輪風暴似乎還沒有完全平息。

  去年8月25日晚間,有媒體稱,中信證券徐剛等8人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被公安機關帶走要求協助調查。

  9月15日晚間,總經理程博明被查的公告再次讓中信證券元氣大傷。據悉,程博明有多個頭銜,除了中信證券總經理之外,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程博明還是中信證券下屬公司中信聯創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長,中信證券因此被質疑利用中信聯創做空A股。

  據統計,加上程博明和徐剛,截至目前,中信證券確認被查的高管已經多達13人,包括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劉威和葛曉波,權益投資部行政負責人許駿,金融業務線的房慶利和姚傑,另類投資部汪定國,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梁鈞,運營管理部于新力,資訊技術中心副經理汪錦玲,投資業務部陳榮傑,以及中信證券全資子公司金石投資的原副總經理祁曙光。

  另外,12月6日晚間,中信證券發佈公告,稱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陳軍及閆建霖也暫時失聯,有媒體稱或涉配合調查。至此,這個僅有八人的核心決策部門幾乎全線崩塌。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證券的“靈魂人物”、在公司任職13年的董事長王東明也于11月17日宣佈因年齡原因退休。

  儘管目前官方尚未披露被查的原因,但中信證券如此多的高管被查,已讓市場投資者不寒而慄,也讓中信證券形象“一落千丈”。

  凈利潤下滑、自營和資管業務成“痛點”

  處於風口浪尖的中信證券,其業務也已受到嚴重影響。根據2015年12月4日晚間發佈財務數據簡報顯示,中信證券母公司11月實現營業收入21.57億元;凈利潤7.11億元,較10月份12.98億元環比下降45.19%。截至11月30日末,公司母公司凈資産為1153.79億元。國泰君安11月實現凈利潤11.4億元,在所有已公佈業績的券商中排名第一。

  據財新雜誌報道,早在這場危機開始之前,中信證券的經紀業務和股票基金交易量就已感受到來自同行的壓力。去年上半年中信證券經紀業務收入112億落後於排名居首的國泰君安。而在股票基金交易量上,中信證券也落後於華泰證券

  與此同時,自營業務和資管業務也是中信證券目前的“痛點”。在自營業務方面,雖然中信證券今年上半年的收益達135.8億元,同比增長超2倍,但自營業務收益率僅為6.82%,被東海、太平洋、廣大等證券公司遠遠甩在第33名;在資管業務方面,雖然中信證券去年上半年的資管業務收入以38.36億元穩居業內第一,但其收入增長率和業務增長率均遠低於業內總體水準。

  此外,去年1月16日,證監會對包括中信、海通、國泰君安在內的多家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的違規行為進行了處罰。其中對中信證券採取了暫停新開立信用賬戶三個月、強制平倉等措施。中信證券整頓兩融業務,對其兩融餘額有一定的影響。

  綜上,中信證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而“緋聞中信”能否在新任高管的帶領下走出漩渦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中信證券(600030)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