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總裁身亡兩疑點待解:救市中到底扮演何角色
- 發佈時間:2015-10-27 08:24: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王斌
國信證券總裁陳鴻橋突然身亡的消息,震驚了整個證券市場。適逢金融業反腐進入“深水區”之際,陳的身亡不免讓人浮想聯翩。而對於國信證券這家上市不久的券商而言,動蕩頻繁的高層、業績導向激勵體制下屢屢觸碰監管紅線,顯示其國際一流投行的目標仍然道阻且長。
總裁的“突然死亡”
一切都來得太突然。10月23日,上證綜指漲1.3%再度站上3400點,兩市成交金額再度回到1萬億元以上。蕭條的市場日益回暖,類似“牛市回來了”之類的樂觀聲音也開始出現。然而,就在當天收盤後,就傳出了國信證券總裁陳鴻橋在陽明山莊家中自縊身亡的消息。一時間,業內為之震驚。
隨後,國信證券發佈公告稱,公司接到家屬通知,公司總裁陳鴻橋于2015年10月23日不幸去世。10月25日,國信證券在官方網站刊文悼念陳鴻橋。文章提到,陳鴻橋任職公司期間,始終以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為指引,積極落實監管機構的監管要求,全力做好資本市場穩定、建設工作;公司各項業務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並成功首發上市,整體經營實力穩步提升。陳鴻橋先生對工作精益求精、勤勉敬業,對同事謙和友善、平易近人,為公司的經營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公開資料顯示,陳鴻橋198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國際經濟係。1994年起擔任深圳證券結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7年任深交所資金交收部總監、2001年任深交所創業企業培訓中心主任、2003年起任深交所副總經理,2014年6月,陳鴻橋接棒胡繼之正式出任國信證券總裁。2014年12月29日,國信證券正式登陸A股,截至10月23日收盤,國信證券總市值為1378億元,在23家上市券商當中位列第5位,緊隨申萬宏源之後。
2014年10月,記者曾在廣州見到了陳鴻橋,在1個多小時的交談中,這位國信證券的總裁有兩點讓人印象格外深刻。一是對於網際網路的態度,陳本人格外看好中國的網際網路産業。陳鴻橋曾表示,同美國等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網際網路是中國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産業,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國最有可能成為全球彎道超車者,其對中國傳統産業的改造也具有非比尋常的潛力,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投資銀行、資産管理向網際網路方向發展也是未來的一大趨勢。在此後的數次公開場合,陳鴻橋也力推網際網路。
二則是對於新股發行的態度。彼時,新股發行仍然處於暫停狀態。他強烈地呼籲,一方面,無論如何IPO不應當停止;另一方面,苛刻的新股發行條件將大批網際網路企業逼走海外,必須予以改變。戰略新興産業板也好、新三板也好,都應當起到支援創新型企業融資和發展的功能。
兩大疑點待解
對於陳鴻橋的“突然死亡”,外界充滿了猜測。
第一大疑點就是他和已被免職、目前正在接受調查證監會前主席助理張育軍之間的關係。公開資料顯示,張育軍與陳鴻橋兩人曾在深交所有過多年的交集,2000年至2008年,張育軍擔任過深交所總經理、黨委書記職位,陳鴻橋從2003年起擔任深交所副總經理,作為張的部下長達5年。在深圳證券業中,陳鴻橋也極力推崇張育軍倡導的券商創新業務與網際網路業務。
第二大疑點則是,在已經落馬的張育軍所主導的本次救市中,陳鴻橋和他所領導的國信證券到底扮演了何種角色。此前,一份題為《國信證券股指期貨異常交易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通報》稱,8月5日上午11點12分3秒至11點14分47秒期間,滬深300期指主力合約價格快速下跌超0.7%。國信證券自營套保賬戶在此期間大量開空單,對市場價格造成較大影響,構成《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期貨異常交易監控指引(試行)》(下稱《指引》)第五條規定的異常交易行為,中金所已對相關賬戶採取限制開倉措施。《指引》第五條對異常交易行為的詳細解釋是“大筆申報、連續申報、密集申報或者申報價格明顯偏離申報時的最新成交價格,可能影響期貨交易價格”的行為。8月5日當天上證指數跌破3700點大關,盤中一度大跌2%。
通報稱,國信證券還存在為司度(上海)貿易公司賬戶大規模融券賣空交易提供便利行為。除行業通報之外,監管層還對國信證券主要負責人、分管自營業務高管人員進行約談,責令公司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內部追責。從通報內容看,國信證券參與了股災中股指期貨做空,併為外資對衝基金賬戶提供融券賣空便利,管理層因為被約談要求追責。7月31日,滬深交易所對頻繁申報或頻繁撤銷申報,涉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的24個異常交易賬戶採取了限制交易措施。深交所限制的證券賬戶黑名單中就包括國信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
國信證券則在8月4日發佈的一則聲明中稱,國信證券為某客戶定向資管計劃提供經紀及融券交易服務,該計劃以程式化方式進行交易。在7月6日-22日市場震蕩期間,該計劃未做任何交易;7月份其他交易日內,買入金額和賣出金額基本相當,未單邊做空,國信證券對該計劃日均融券餘額僅為630萬元。
高層動蕩不止
在過去數年中,包括正常的任職離職和“非正常”的離職,國信證券的高層動蕩不止,顯示這家實行以業績為導向的激勵機制的本土投行正在面臨更深層次的問題。
去年5月,掌管國信證券12年的胡繼之卸任國信證券總裁,履新前海股權交易中心。陳鴻橋接棒胡繼之正式出任國信證券總裁。然而,僅僅一年半的時間後,國信證券總裁之位再度空懸。
2015年9月22日,陳智軍、胡強等9名被告職務侵佔、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一案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國信證券有3人涉案,分別為固定收益事業部總裁孫明霞、固定收益事業部副總裁侯宇鵬和債券交易部總經理謝文賢。
公開資料顯示,在業績導向的激勵機制之下,自2013年以來,國信證券在投行業務、固收業務、經紀業務、兩融業務上屢屢因“犯規”被證監會和交易所採取監管措施或處罰。其中包括,在科恒股份IPO項目中未在會後重大事項承諾函中如實説明科恒股份中期報告業績下降幅度較大的情況,亦未在招股過程中及時地作相應的補充披露而被出具警示函;在隆基股份IPO項目中,未向中國證監會書面説明隆基股份刊登招股説明書前經營業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的事項而被出具警示函;在勤上光電項目中盡職調查不充分、未能勤勉盡責而被出具警示函。2014年4月2日,中國證監會深圳監管局對國信證券作出《深圳證監局關於對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以公司違規允許多名客戶在融資或融券期限達到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最長期限後展期,決定對其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