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券商7月份投行收入1.32億元 環比降93.42%

  • 發佈時間:2015-08-12 06:00:3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在A股眾多股票紛紛上演股價“腰斬”後,上市券商券商7月份業績也維持不住上半年的輝煌。目前,兩市23家上市券商7月份業績快報已全部公佈完畢。23家上市券商7月份共實現營業收入245.62億元,環比下降45.67%;實現凈利潤106.65億元,環比下降52.65%。除了經紀業務、自營業務給整體業績帶來的負面影響之外,在IPO被暫停後,7月份 5家券商共計承銷5單IPO項目,共計募集資金9.87億元,獲得承銷保薦費用1.32億元,環比降低93.42%。

  東興凈利環比大增八成

  大券商業績依舊領跑

  7月份,營業收入環比下降幅度最小的券商為東興證券國海證券西部證券,營收分別為5.2億元、3.54億元、5.19億元,環比下降14.05%、16.21%、16.74%;同時,在凈利潤環比方面,東興證券是唯一齣現增長的券商,7月份實現凈利潤3.38億元,環比增長80.96%;其次是方正證券,實現凈利潤5.88億元,環比下降3.43%;國海證券位列第三,實現凈利潤1.48億元,環比下降25.25%;環比下降幅度最大的三家券商為東方證券興業證券山西證券,分別下降82.45%、78.07%、74.86%。

  值得一提的是,有9家券商營收環比下降超50%,13家券商凈利環比下降超50%,慘遭“腰斬”。其中,東方證券7月份實現營業收入4.39億元,實現凈利潤1.97億元,環比分別下降78.79%、82.43%,是上市券商中下降幅度最大的。

  在營業收入方面,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稱霸三甲,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6.32億元、27.13億元、24.21億元;在凈利潤方面,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分列前三,分別實現凈利潤15.04億元、12.27億元、11.21億元。中信證券再次拔得頭籌,值得一提的是,國泰君安在6月份曾實現營業收入達50.61億元,一度大比分超越中信證券,然而7月份卻慘遭真正的“腰斬”。

  此外,太平洋證券7月份的業績出現虧損,成為唯一虧損的上市券商,實現營業收入-1.54億元,實現凈利潤-1.37億元。

  然而在今年6月份太平洋證券實現凈利潤達1.95億元,業績增長一度亮眼。對於7月份業績現出虧損,上海證券分析師虞婕雯認為,主要原因是太平洋證券經紀業務實現的收益不及自營業務公允價值變動造成的損失。

  券商投行收入僅1.32億元

  環比降低93.42%

  7月4日晚上,國務院會議決定暫緩IPO並交由證監會執行,券商7月份當月的投行業績就受到影響,並直接影響到券商7月份的整體業績。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7月份,5家券商共計承銷5單IPO項目。共計募集資金9.87億元,獲得承銷保薦費用1.32億元。

  而在6月份,30家券商共計承銷45單IPO項目(包含2單聯席保薦項目)。共計募集資金604.4億元,獲得承銷保薦費用20.06億元。由此看來,券商僅7月份在承銷與保薦費上面的收入就減少18.74億元,環比降低93.42%。

  另外,對於上市券商7月份業績出現環比下滑,西南證券分析師周勵謙認為,7月份當月滬深300指數下跌15%,創業板下跌11%,不少券商自營出現浮虧。另外,兩市成交量由6月份的1.7萬億元銳減至1.2萬億元,環比降幅達30%,對經紀業務負面影響較大。融資融券餘額則由6月底的2萬億元下降至1.3萬億元,券商的利息凈收入受到較大影響。

  對於2015年全年券商業績表現,周勵謙還認為,無需對2015年全年盈利悲觀,但券商下半年環比上半年盈利下滑將是大概率事件。隨著市場走弱,券商盈利環比下滑,市場近期對券商2015年全年業績增速持悲觀態度。

  按照西南證券最新測算,在中性假設下(上證3600點,下半年兩市7000億元日均成交額),預計上市券商2015年有望實現109%的增長。而即使在悲觀假設下(上證3000點,下半年兩市5000億元日均成交額),上市券商仍將有41%的盈利增速。因此我們對2015年全年券商盈利增速並不悲觀,但考慮到市場環境的顯著變化,預計券商下半年環比上半年盈利下滑將是大概率事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