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配資公司悄然瞄上期指

  • 發佈時間:2015-08-12 02:31:3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我剛開的股指期貨賬戶,用來對衝手裏股票。因為本金不多,就找了配資公司,10萬配了100萬出來,刨去配資成本收益還不錯,就是風險有一些高。”李先生告訴新京報記者。

  進入7月份後,證監會對場外配資業務開始限制查處,股票的場外配資大多關門。新京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只有“膽子大”的部分配資公司還在堅守股票配資業務,業務模式從此前的線上轉到線下,並且採用了人工盯盤。部分配資平臺找到了“新大陸”,轉戰股指期貨,甚至出現主動找期貨公司“合作”,杠桿最高現20倍。

  針對這種期貨場外配資情況,8月7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期貨公司不得從事配資業務。分析稱,應該把期貨場外配資納入有效的監管範圍內,公開透明化。

  期貨配資最高20倍杠桿

  “只要把保證金打入公司的賬戶,用公司的賬戶交易就可以了,股指期貨和商品期貨提供的配資比例都可達10倍。”眾多線上線下的配資平臺打出了這樣的廣告。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股票配資大多數平臺被叫停了,可操作的空間變小,部分配資公司現在正在將業務範圍向股指期貨配資轉移。

  8月10日上午九點,記者來到位於北京東三環一家配資公司。該公司可以提供股票配資及期貨配資業務,其中股票配資為原來的存量客戶,不能再新開賬戶。

  上述配資公司專員李麗(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申穆金融北京分公司于去年1月成立,在期貨配資方面,也只負責業務對接,風險控制和資金配置都是上海總公司操作的。

  當記者表示可不可以提供指導時,李麗稱只負責期貨配資,一般正規的配資公司都不提供(指導)。該公司主要是通過收取利息來賺取配資服務的利潤,配資額度越高,利息率越低,“比如你配10萬,月利率就是2.5%,如果你配100萬,那麼月利率就是2%。”

  記者線上上諮詢多家期貨配資公司,多家線上平臺稱股指期貨配資在市場上已存在多時,杠桿最高達能到20倍。

  記者通過威力財的微信平臺諮詢,工作人員稱商品期貨的配資比例最高可以達到1:10,而股指期貨的配資比例最高可以達到1:20。並舉例説:“您只要出一萬的保證金,我們會給您一個20萬的交易賬戶讓您來操作。”

  隨後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致電威力財北京客服,其表示:“簽訂合約、完成配資,都在我們網站上進行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我們也不接受投資者到府參觀或者諮詢。”

  發展“期貨俱樂部”

  在一些金融市場不是很發達的二三線城市,甚至出現了有人專門開設“股指期貨投資俱樂部”的現象,開展線下配資業務。

  所謂“股指期貨俱樂部”,簡單説就是,個人A到期貨公司開設個人賬戶,其他因資本金不足不能滿足開戶需求的個人B,也想炒股指期貨,就讓個人A幫其下單買賣,個人B只需要繳納保證金和手續費。

  那麼如何開設“俱樂部”?一家期貨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假如想開“期貨俱樂部”的人有500萬資金,會找到一個配資公司,按照1:10配成5000萬,直接到期貨公司開一個個人賬戶,這個時候配資公司會給出全套的培訓,如何報單、如何做風控,參觀其他成熟的“期貨俱樂部”。盈利虧損“俱樂部”均不用承擔。

  一般在“俱樂部”交易一手的手續費大約是300元,除去配資的費用和正常交易手續費,“期貨俱樂部”盈利約150元。

  正常在期貨公司開戶交易一手手續費是70元左右,“俱樂部”主要靠手續費差價盈利。

  李明(化名)今年6月份在河北開設了一家這樣的俱樂部,正式工作之餘,每月額外收入有4萬元。

  “我業餘時間和朋友合夥開的,有自己正式的工作。”李明告訴記者,6月份開始和朋友合夥開設的“俱樂部”。大盤下跌得厲害,自己本身炒股,也開了股指期貨賬戶,當時為了對衝手裏虧損的股票,交易過一段時間的股指期貨。

  “身邊有這樣需求的朋友,就找到了一家配資公司,在配資公司的協助下,開設了‘俱樂部’。其實更像是升級版的股票操盤手。”李明説,處在二三線城市,監管力度相對比較弱,再説是以個人名義開戶,監管層一般不會查到。

  對於政策監管,上述申穆金融工作人員李麗表示:“證監會目前主要查的是股票配資,期貨配資目前沒有風險,就算被查,我們也會提前通知客戶,把本金和收入轉入另外的賬戶或作其他處理。”

  資金部分來自銀行

  期貨配資的資金來自哪?記者調查發現部分來自銀行,部分“批發”自江浙一帶。

  怎樣從銀行獲得資金?上述期貨公司人士告訴記者,銀行一般是5000萬起給專業的投顧發資産管理計劃産品用的,這些配資公司就以發産品的名義,從銀行獲得資金,但銀行會考核其風控。

  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銀行提供資金的要求比較高。A股在這輪大跌之後,股票場外配資已大幅收緊,不少銀行也重新調整了合作條款和規則。

  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整個流程可以這樣理解:首先銀行發行股票型理財産品的年化利率在7%-7.5%,將這筆募資以7.5%-8%的年化利率,投向信託公司所發行的配資型信託産品;然後信託公司則以年化8%-9%的融資成本,將這筆資金交給配資資金提供商,配資資金提供商再以10%-12%年化融資利率拆借給下游配資平臺,配資平臺報給配資客戶年化利率會到15%-20%。

  這其中配資渠道商能賺取5%-8%的利差收益。

  另外一部分資金來源是江浙一帶“批發”來的,“批發”成本年化利率大約是8%-10%,給客戶的大約是15%-20%。

  “‘批發’資金大多來自江浙一帶的小貸款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主要是來自民間資金或者當地商戶。”上述期貨公司人士告訴記者。股票配資業務比較瘋狂時,銀監會對這種“資金批發”的場外配資業務多次進行過限制,因監管困難又會自動重啟。

  有配資公司找期貨公司“合作”

  配資公司除了坐等客戶找到府,自己也會選擇“主動出擊”,尋找客戶。

  上述期貨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最近有不少配資公司會找到期貨公司合作,問期貨公司有沒有需要配資的客戶,可以給配資公司介紹,期貨公司的客戶經理可以提1%-2%的利潤點。

  “期貨公司原則上可以幫你介紹客戶,但是肯定不會鼓勵客戶配資的。”上述期貨公司人士説道。

  記者網上搜索到的配資平臺,頁面大多有業務合作一欄。記者隨後以業務合作的名義致電線上配資公司六七配,對方表示可以提供利潤返點,要根據客戶情況詳細談,希望能線下見面詳聊,加強合作。

  期貨公司參與配資業務是否違規?8月7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已經關注到此事,期貨公司不得從事配資業務,一旦發現期貨公司違反現行法律法規,證監會將依法查處。

  鄧舸表示,2011年7月,證監會下發了《關於防範期貨配資業務風險的通知》,要求各期貨公司嚴把開戶關,不得從事配資業務、以各種形式參與配資業務或為配資活動提供便利。近期,證監會在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期間,也關注到部分機構和個人借助資訊系統開立虛擬期貨賬戶、代理客戶買賣期貨,這些行為違反了現行期貨市場有關開戶管理、賬戶實名制、期貨經紀業務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期貨公司主動給配資平臺介紹客戶肯定是違法違規的,但是同時這個又不好界定,因為有投資者主觀意願在裏面。

  董登新稱,監管層的目的是保護投資者利益,儘管有這些黑仲介在,但是作為配資的需求方或者叫主體方還是投資者,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我保護,監管層代替投資者防範風險肯定是不可能的。

  “在監管力量不夠或者效率不高的情況下,要從投資者教育的角度,提高投資者風險意識,配資的群體相應就會減少。”董登新説道。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指出,對於場外配資的問題,一直處於監管真空地帶,場外配資是禁不住的,如果一禁馬上變成地下的,就更不可控了。

  胡俞越稱,杠桿本身是中性的,包括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期權和場外配資,當問題出現時應該檢討,而不是一刀切。“應該把它納入有效的監管範圍內,公開透明化。”

  近期配資監管大事記

  4月17日

  證監會發佈《中國證監會通報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開展情況》,明確規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託等活動,不得為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託提供數據端口等服務或便利”。

  5月21日

  證監會組織部分券商到北京開會,對券商參與場外配資業務提出了嚴格的自查、自糾要求。

  5月22日

  齊魯證券第一個發佈通知,要求各營業部和分支機構全面清查參與場外配資、為場外配資提供服務或便利的情況。

  6月13日

  證監會官方微網志發佈“禁止證券公司為場外配資活動提供便利”。

  7月13日

  證監會赴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核查有關線索,監督相關方嚴格執行證監會的相關規定。

  7月16日

  恒生電子發公告,將關閉HOMS系統任何賬戶開立、增資等功能。

  7月27日

  證監會赴同花順和上海銘創,監督相關方嚴格執行證監會的相關規定。

  8月6日

  媒體報道稱部分配資公司轉戰期貨市場,現10倍杠桿。

  8月7日

  證監會稱,期貨公司不得從事配資業務,一旦發現期貨公司違反現行法律法規,證監會將依法查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