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券商代客理財面對15萬億 中山證券建投顧合夥人制

  • 發佈時間:2015-03-18 07: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田運昌  責任編輯:劉小菲

  3月16日,中證協會下發《賬戶管理業務細則(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擬允許券商和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從事賬戶管理業務(即全權委託業務)。中證協的意見函中提到,為適應投資者財富管理需求,規範證券公司、證券投資諮詢公司等機構開展賬戶管理業務,根據《證券法》等規定,起草了該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共六章,就業務資質、業務規範、內控管理、自律管理等方面做了詳細説明。

  這份《意見稿》浮出水面,意味著不久後,券商可以與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直面較量,券商通過優秀的定價能力和優質的投顧隊伍,為投資者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值得注意的是,《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制定此《意見稿》的兩家券商代表之一就是中山證券,中山證券正積極佈局投顧業務。

  券商財富管理新方向

  近年來隨著居民財富增加,財富管理需求隨之增加,由於券商投資諮詢服務的不濟,以及機構間實力懸殊,財富管理的籌碼逐漸向銀行業傾斜,銀行業掌握了代客理財權利,規範化的證券公司卻處於極其尷尬的境地。

  2014年銀行加快了向“代客理財”轉型的步伐,逐步回歸財富管理的本質。一些銀行還成立了資産管理事業部,發行多個結構型理財産品吸納高端客戶。而券商只能以資管業務為客戶提供服務,且其中絕大部分是通道型産品。

  一傢俬募基金高管告訴記者:“如果券商和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從事賬戶管理業務,15萬億元的理財資金將涌到券商和投資諮詢機構面前,證券業將有機會爭奪銀行業的財富管理份額。”

  之前,由於證券公司不享有客戶證券的管理與處分權,對證券賬戶維護不能發揮實質作用,而透過此次全權委託業務,證券公司將實現對證券賬戶的管理、監控和止損等工作。同時《意見稿》為券商和投資諮詢公司指明瞭道路,投顧人員的價值開始有所體現。

  南京證券經紀業務一名高管人員告訴記者:“券商取得賬戶管理業務後,一方面可以招聘遴選合格的投顧人員,並設立監督和止損機制,另一方面,掌握證券賬戶管理,通過明晰的關係界定執行處分權。”

  中山證券積極籠絡投顧資源

  近日銀行有望獲得券商牌照的消息沸沸颺颺,一般來説,私人銀行承擔代客理財的角色,如今券商也擁有“代客理財”的資格,説明金融混業經營相互競爭的趨勢開始逐步呈現出來,對於券商而言,對優質的投顧資源需求相當迫切。

  投顧原本是極其重要的券商資源,但限于制度原因,券商無法有效發揮投顧優勢。代客理財放開,可以激活投顧群體,並實現優勝劣汰,每個投顧都成為一個類私募。

  華東地區一家券商營業部總經理告訴記者:“代客理財業務的推出,只是回歸正常和國際接軌而已,放開才有充分競爭,銀行和券商往後要越來越憑市場競爭力吃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制定《意見稿》的團隊由券商和投資諮詢公司相關人員組成,其中,中山證券和國信證券作為券商代表。中山證券投顧業務的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去年中山證券發力網際網路證券業務較為積極,因此有幸被中證協邀請參與了徵求意見稿的制定。

  該人士表示,目前中山證券制定了投顧合夥人計劃,但是由於涉及到股權分配,目前只能以類投顧“合夥人”制度的方式推進,未來中山證券也會通過良好的激勵制度引進優秀的投顧人員,打開代客理財業務空間。

  券商全權委託業務發展前景廣闊,全權委託是國外成熟市場中財富管理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悉,美林證券和嘉信理財的資産管理費收入甚至超過了交易佣金收入。

  然而此份《意見稿》也只是初稿,尚待明晰。上述中山證券人士表示,該徵求意見稿完全以負面清單的方式制定,相比之前是巨大的飛躍,徵求意見稿經修訂出臺後,中證協還要制定業務的管理辦法,各個證券公司跟進制定自己的業務細則,全權委託業務才能落地。

  一家投資諮詢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相比券商,投資諮詢公司的業務並不詳細,操作上還存在障礙,需要進一步的規定出臺。”

  針對中山證券參與制定《意見稿》,一券商投行人士則告訴記者,中山透過網路行銷積極低傭開戶,此後又醞釀投顧合夥人制度,不久前傳言李迅雷加入中山證券,而最近中山證券又參與制定徵求意見稿,説明中山證券可能對投顧資管化早有準備,建立投顧合夥人制度是為吸納優秀投顧人才,而吸納李迅雷加盟或是為了壯大投研定價能力,兩者共同為代客理財業務提供支援。

  與此同時,專欄作家傅峙峰也提到,在投顧體系建設上,中山證券的合夥制算跑在了行業前面,激勵機制比現在大券商僵化的機制要有吸引力得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