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A股震蕩格局難改 公募基金傾向捕捉結構性機會

  • 發佈時間:2016-05-10 02:47: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樹超  責任編輯:閻明煒

  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認為,我國經濟運作無論是U型還是L型,都難改市場震蕩格局,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震蕩結構存在差異,L型經濟運作更加有利於題材股、成長股、並購重組等中小創主題類股票的市場表現。弱勢震蕩下,公募更傾向於捕捉市場上結構性和事件驅動型投資機會。

  昨日,受多重負面因素疊加影響,A股市場應聲而落,上證綜指低開低走,全日跌近3%,創業板指大跌3.55%。

  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認為,我國經濟運作無論是U型還是L型,都難改市場震蕩格局,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震蕩結構存在差異,L型經濟運作更加有利於題材股、成長股、並購重組等中小創主題類股票的市場表現。弱勢震蕩下,公募更傾向於捕捉市場上結構性和事件驅動型投資機會。

  多重利空疊加導致大跌

  針對昨日市場的大跌,華商基金宏觀策略組組長趙俠認為,這是上週五調整的延續,而《人民日報》的權威聲音進一步打擊了市場風險偏好。

  趙俠分析,從近期基本面來看,金融監管加強,對於網際網路和醫療行業的監管也在加強,4月份宏觀數據在政策短暫觀望下可能會走弱,這些都會進一步影響市場。從市場特徵來看,目前A股仍處於股災後遺症,市場風險偏好較低,上漲勢頭始終很弱,熱點也非常散。

  北京某大型公募績優基金經理也表示,股市大跌與監管層對中概股回歸及殼資源炒作的謹慎態度有關。

  該基金經理稱,“今年兩會之後,註冊制暫緩、中小創的‘並購成長’概念火熱,殼資源和中小創股票都遭遇市場熱炒,經歷了一個半月的上漲,監管層對借殼政策的收緊會打斷這個炒作邏輯,自然會引發市場的調整。”

  此外,6月份市場的大量解禁預期也可能對A股形成重壓。趙俠説,6月份解禁量僅次於12月份,5~6月份合計解禁規模約4500億元,佔全年解禁規模的20%。近期A股的表現,正是上述負面因素疊加造成的。

  市場震蕩格局難改

  消息面上,《人民日報》採訪權威人士的消息在A股市場廣受關注。消息稱,“我國經濟運作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這個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

  北信瑞豐基金副總經理高峰認為,任何一國的經濟增速都不可能長期保持在8%以上,過去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在非常低的基數上,體制紅利、人口紅利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雖然可能有波動,但未來逐步放緩到6%甚至以下是必然趨勢,從這個意義上説,更近似于L型。

  天弘基金也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就是L型走勢,一季度小幅反彈是因為年初進行了穩增長的托底操作。從長期看,我國經濟正在從高速發展期步入中高速發展期,從以投資為驅動的經濟走向以消費為驅動的經濟,經濟增速下滑是趨勢,也是正常的,是轉型的必然表現。

  談及宏觀經濟走勢對A股的影響,高峰稱,“從以往的數據觀察,A股市場走勢和宏觀數據相關性並不強。但從理論上來説,U型走勢對股市的支撐力量肯定會更強一些,也有利於週期類公司的股價表現;L型走勢下,相對更看好新興成長産業的表現。”

  前述大型公募基金經理也認為,我國經濟運作無論是U型還是L型,都難改A股震蕩市的格局,區別在於:U型是偏強的震蕩市,L型是偏弱的震蕩市,兩者最大的區別是震蕩結構存在差異。

  該基金經理表示,宏觀經濟U型反轉不一定會對股市形成特別利好,一方面,部分實體企業産生盈利,會引發股市的結構性上漲行情;另一方面,如果實體經濟發展很好,資金會“脫虛向實”,從二級市場流向實體經濟,市場整體的PE水準還會下降。宏觀經濟若是L型走勢,實體經濟還會保持當前水準,企業盈利較為平淡,市場資金也沒有更好的配置方向,股市資金面也不會太緊張,A股整體估值也不會受到資金打壓。

  “宏觀經濟運作無論是U型還是L型,都難改A股震蕩市格局。”該基金經理稱,“U型,指數是震蕩市,結構上利好週期型股票;L型也是震蕩市,但震蕩的結構利好題材股、成長股、並購重組等中小創主題類股票。”

  6月或現方向性選擇

  弱勢格局下,公募投資並不悲觀。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公募人士表示,6月份,股市有望出現中期方向性選擇,事件驅動型和結構性投資機會將逐步顯現。

  北京上述大型公募基金經理認為,股市在5月份仍將大概率保持震蕩格局,不會出現“股災4.0”,一是因為國家隊會維穩;二是6月份股市存在一定利好因素,那時會出現中期方向性的選擇。

  該基金經理分析,6月份市場上指標股存在一定利好因素。一方面,6月份將要召開五年一次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會上有兩個核心議題——推出債轉股方案和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另一方面,A股在6月份將公佈是否納入MSCI指數。

  “債轉股對週期股和銀行股是利好,A股若納入MSCI指數對全市場都是利好,而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可能在監管思路上也會産生重大變化,這些政策和預期若能兌現,6月份市場可能會産生‘二八分化’行情,利好週期股、銀行股等大盤藍籌股。”該基金經理説,這波下跌很有可能是機構換取籌碼,市場資金或將從中小創板塊流入週期股、銀行股等指標股中去。

  高峰也認為,二季度及下半年的市場機會還是跌出來的,“如果5月市場有較為充分的恐慌情緒釋放,我們對6月和下半年市場走勢就會更為樂觀。我們將重點在新興産業中尋找踏實做實業、重視科技研發投入、業績確定性成長、估值合理的公司。”

  高峰表示,在投資策略方面,如果出現政策的轉向,在總體控制倉位的同時,還是要注意回避以下幾類公司:一是産能嚴重過剩行業,如基建、地産、有色等強週期性行業;二是只講概念但近期不會形成業績、估值虛高的題材類公司;三是市值過高的殼公司等。

  天弘基金認為,長期看,經濟是L型走勢,這意味著要降低投資收益預期。具體到股票市場,要做好震蕩市中沒有系統性機會的準備,倉位不宜過高,投資上要精選符合經濟轉型邏輯的行業,精選盈利增速提升的個股,以應對系統性估值的震蕩和可能的下滑風險。

  益民基金一位基金經理建議關注估值低、業績穩定的板塊, 關注農林牧漁、白酒、醫藥、 石化、家電等;主題方面,關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鋼鐵、煤炭、有色等相關行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