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三大機構論市:二季度震蕩築底 積極防禦注重業績

  • 發佈時間:2016-04-04 09:28:5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機構認為,短期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修復但基礎並不堅實,支撐趨勢性行情的條件尚不具備,二季度市場或難擺脫震蕩格局,但有望真正築底。

  經濟基本面向好

  中國證券報:近期行情震蕩,重心逐步下移。市場會突破上行阻力還是進入“久盤必跌”困局?

  興業證券王德倫:短期經濟基本面向好、政策層面呵護共同帶動短期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修復,但基礎並不堅實。

  首先,短期經濟基本面體現一定向好趨勢。繼房地産投資、新開工有所回升之後,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07億元,同比增長4.8%,結束此前連續7個月下滑,且由負轉正。高頻數據如電廠耗煤、汽車銷售以及微觀調研挖掘機開工、混凝土攪拌等均有所提升。其次,政策層面體現出呵護資本市場的態度。

  但需注意的是,經濟依然是弱復蘇而不是強復蘇,基礎並不堅實,因而不足以支撐趨勢性行情。第一,政策立足托底而非刺激;第二,海外市場並未穩定;第三,通脹預期抬頭,短期對貨幣寬鬆的預期邊際下降。與牛市中龍頭板塊一路領跑不同,在存量博弈的消耗性行情下,我們認為需要避開前期超額收益顯著、預期已充分反映且持股相對集中的板塊和主題,所謂“眾爭之地勿往”,多在人少的地方“淘金”。

  國泰君安林隆鵬:行情有望在技術性回踩之後,重回震蕩上行格局。證金公司3月21日起大幅調低轉融資業務費率,表明杠桿已進入合理區間,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增量資金入市。市場自2638點開始啟動,出現非常明確的轉暖跡象,只是投資者的信心恢復重建需要時間,稍有上漲就習慣性地獲利回吐。國際上,美聯儲主席耶倫表態“鴿聲”依舊,4月加息已無可能,6月加息概率同樣下降,為新興市場留下一個明顯的寬鬆環境時期。因此,市場有望在猶豫中上行。

  信達證券谷永濤:近期影響市場整體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宏觀經濟情況和人民幣匯率。近期宏觀經濟出現弱復蘇跡象,例如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好轉以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提升,使投資者風險偏好增強,估值中樞上移。

  此外,2016年一季度,人民幣匯率變動情況對A股市場的影響加重。隨著美聯儲宣佈維持利率不變,A股指數于兩會之後強勢反彈。但美國經濟復蘇的過程出現反覆,例如週末美聯儲做出“鷹派”的表態,推升了市場對於美元加息的預期,而本週耶倫又有“鴿派”言論出爐,市場再次走強。美元加息預期的改變,導致美元指數和人民幣匯率出現波動,市場對於我國外匯儲備的擔憂也有所提升。

  當前市場方向的選擇,需要更多的依靠我國未來經濟數據和人民幣匯率情況來判斷,如果數據能證實經濟的弱復蘇以及人民幣匯率企穩,市場有較大概率向上突破。

  二季度或難擺脫震蕩格局

  中國證券報:二季度行情是否會擺脫震蕩格局,走出觸底反彈行情?

  王德倫:二季度,風險偏好重新下行、通脹預期抬頭、房地産分流資金、美元與人民幣匯率預期的波動,都會共同制約貨幣寬鬆預期,同時要考慮解禁帶來的壓力。首先,我們預計6月是美聯儲加息的一個時間窗口,屆時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擔憂會重新回來。其次,房地産市場走熱可能會對包括股市資金在內的大類資産産生分流作用。其三,通脹預期同樣制約貨幣寬鬆預期,這一因素與前兩者(美元加息、房地産泡沫)的預期相共振,都有可能使市場對貨幣寬鬆預期産生比較大的邊際變化,從而影響市場風險偏好。此外還需要考慮一個因素,即今年解禁規模相比去年大,且去年未能解禁的籌碼今年也可能迎來解禁窗口,導致籌碼供給增多,從時間來看,5月和6月單月解禁規模增加比較明顯。

  林隆鵬:二季度行情擺脫震蕩格局,走出觸底反彈行情概率較大。當前A股投資者普遍對中國經濟數據存在相對悲觀預期,而忽視正在發生的非常正面的一些變化。年初信貸超預期,財政發力的效用有一定的時滯,但可能在近期逐步顯現,主要經濟指標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未來的經濟數據向好與投資者的普遍悲觀預期存在預期差,隨著數據公佈,貨幣投放量的增長和投資的逐步恢復,將慢慢修正投資者預期差,進而提升投資者風險偏好。營改增全面實施,有望給實體企業特別是製造業、房地産等帶來利好,今年預計減負達5000多億元。國內環境和國外環境都有利於市場在經歷一季度的調整之後展開一輪修復行情。

  谷永濤:相對於一季度市場風險偏好的急速下行,我們認為二季度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將有所回暖,由此帶來估值中樞上移。但是,影響市場的因素依然有較大概率出現反覆。除經濟復蘇預期能否實現外,近期通脹數據有所抬頭,在壓制市場估值因素的同時,也壓縮了貨幣政策的騰挪空間。但在全球需求放緩的情況之下,通脹短期提升難以持續。此外,我國經濟依然處於探底過程中,經濟預期的改善,主要是由於前期市場過於悲觀。隨著穩經濟政策的逐步實施,經濟恢復情況以及經濟數據的表現,依然需要觀察。

  此外,我們認為美聯儲今年將有加息操作,但加息時點尚不確定。如果美國經濟恢復超預期,將導致加息節奏提前,加大人民幣匯率以及外匯儲備壓力,增加市場反彈難度。

  因此,我們認為二季度依然以震蕩為主,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方向不明,但估值中樞有望提升。

  積極防禦注重業績

  中國證券報:哪些熱點可能在近期有所表現?應該怎樣佈局?

  王德倫:從板塊來看,我們認為幾個方向值得關注。其一,漲價的細分行業:包括化工中的染料、粘膠短纖、鈦白粉、山梨酸鉀等,輕工中的造紙等。其二,“真成長”標的:未來成長股分化概率加大,一批盈利持續增長、商業模式被驗證的“真成長”標的會逐步脫穎而出。其三,“定增倒挂”標的:可以關註定增已經過會,定增價與當前價倒挂且倒挂幅度不太大的標的。其四,增長較好且流動性高的低估值品種,如食品飲料、家裝家居與部分家電龍頭。

  從投資策略來看,堅持積極防禦,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打好遊擊戰。雖然短期風險偏好有所修復,但中期依然是存量博弈的消耗性行情,需要強化“積極防禦”的思路,堅持“積小勝為大勝”的原則。標的上可圍繞風險收益匹配度較好、自身熟悉的股票進行波段操作。

  林隆鵬:經歷過往一兩年講故事的邏輯炒作之後,市場將由喧囂回歸寧靜,投資者將慢慢重新開始更多地關注上市公司業績增長邏輯。在此背景下,操作上可以考慮防御用價值,進攻用週期。以銀行、食品飲料、公用事業等為代表的高現金流、高股息率的價值股作為穩健投資的佈局,而週期股品種存在業績向好預期,可以逢低進行佈局。隨著投資者風險偏好修復,成長股投資環境有所好轉,投資者在擁抱週期之餘,還可以精選主題,無人駕駛、移動電競等也值得關注。

  谷永濤:近期通脹預期導致食品類産業鏈走強,但我們認為這種現象的持續性不強,後續或出現反覆。從經濟角度來看,我們認為穩經濟政策具有持續性,後續依然關注相關措施的跟進,基建及房地産産業鏈有望獲得刺激,具有配置價值。隨著市場利率不斷走低,低估值、高分紅藍籌股配置需求也有望提升,建議關注公用事業行業。

  市場依然面臨方向選擇,投資者不宜倉位過重,同時可以適當配置盈利確定的成長股。在選擇成長股時,應加大對盈利能力的確認,建議關注醫藥生物行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