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破解A股估值之謎

  • 發佈時間:2016-02-15 07:31:1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喬宇

  目前A股估值究竟貴不貴?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是A股市場之謎,始終沒有一個準確的説法。因為根據主機板市場上證50指數、中證100指數、滬深300指數和上證綜指的估值,A股市場估值在全球各主要市場中僅高於恒指,在全球前7大經濟體股市中位列估值最低亞軍。根據巴菲特市值稱重原理,目前A股市場與德股市場並列全球市值稱重最低市場,所以A股市場是全球價值投資洼地。

  但問題是A股市場估值中值很高,即中小創股票估值偏高,全球各主要市場中估值最高的四個指數中,除了納斯達克100指數之外,就是深成指、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估值最高了,這無疑又令A股估值被人詬病。主機板市場和中小創市場之間的估值差距,構成了A股估值之謎,有人戲稱“漲時慢如大盤股,跌時快如中小創”。

  回顧A股發展歷史,你就會發現A股市場是一個自下而上發展的歷史,這與美股市場自上而下發展有著明顯區別。何謂自下而上發展?我們來看A股市場上市發展順序,先是創業型企業再是中小型企業最後才是大型企業,20世紀80年代第一批上市企業都是鄉鎮街道企業,是不是那個時代的創業企業?20世紀90年代初上市企業則是改制試點國企,是不是那個年代的中小型企業?最後才是大型企業整體上市。因此後來再發展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在流動性方面,A股各層次市場之間差異幾乎忽略不計。

  美股市場則是自上而下,20世紀初是道指,1957年是標準普爾500指數,20世紀80年代有了納斯達克櫃檯市場,1991年有了納綜指,後來又有了代表納斯達克藍籌股的納100指數。比較中美股市發展歷史,你會發現A股市場發展歷史接近納斯達克市場而不是道指和標普。

  20世紀80年代滬深股市和納斯達克市場幾乎同時培育,1990年滬指最低是95點,1991年納綜指最低是487點,2000年納綜指漲幅10倍,2001年滬指漲幅22倍,之後滬指曾迭創新高,但納綜指去年才回到2000年高點。近十年來A股市場滬深300指數藍籌股與中小創股票形成估值分化,同樣納100指數藍籌股與其餘2300家納斯達克市場小股票也形成估值分化。

  美股市場是註冊制,但其主機板市場每年上市企業數量遠少於A股市場,因為上市門檻是多層次市場根據不同市場定位決定而不是註冊制,流動性高估值低的主機板市場上市門檻高,流動性低估值高的低層次市場上市門檻低,僅納斯達克市場就劃分了三個層次。美股多層次市場,通過流動性遞減的差異釋放了估值的風險。類似案例就是新三板,新三板上市企業再多,對主機板市場影響也甚微。

  A股市場未來也會像美股市場一樣形成結構清晰的多層次市場,因此,現在投資者根據估值把握中證10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戰略投資機遇是絕不會錯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