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機構調研風向有變 藍籌冷成長熱

  • 發佈時間:2015-02-02 04:31: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編者按:1月份,機構緊鑼密鼓地調研上市公司,以便進行精準佈局。我們注意到,隨著大盤藍籌股的估值修復行情接近尾聲,機構投資者更願意集中挖掘優質成長股。中小板創業板股佔基金調研股票總數量的76%,擁有清晰産業成長前景的電腦板塊最受基金歡迎,績優私募澤熙調研8隻股票,中小板創業板股更是多達7隻。機構調研風向有變,市場風格轉向還遠嗎?

    新年首月收官,“震蕩”成為A股市場的關鍵詞之一。伴隨著大盤的寬幅震蕩,藍籌股暴漲風采不再,中小板股票和創業板股票持續走強,基金公司的調研熱點也由去年年末的藍籌股轉向成長股。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官方微網志微信:證券日報微基金)記者根據上市公司公佈的機構調研明細統計發現,今年1月份,基金公司共調研199家上市公司,其中,創業板企業有44家,中小板企業有108家,合計佔比逾七成。最受基金公司追捧的中科金財,月內接受25家基金公司的調研,也是1隻中小板股票。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大盤股的估值修復行情已近尾聲,機構投資者更集中挖掘優質成長股。同時,近期年報行情開啟,高送轉炒作漸熱,部分中小板股票和創業板股票年報業績增速較佳,吸引了機構資金的關注。

  基金調研偏向成長股

  1個月調研152家

  一季度剛開始,機構已開始緊鑼密鼓地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

  《證券日報 》基金新聞部根據上市公司公佈的機構調研明細統計顯示,今年1月份共有322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的調研,其中主機板股票有75隻,創業板股票和中小板股票分別為69隻和178隻。可見,機構調研聚焦于成長股。另一組數據顯示,上述322隻接受機構調研的股票中,中科金財、中利科技德聯集團3家均接待了逾40家機構的集中調研,這3隻股票均是中小板股票。進一步統計顯示,60隻接受逾10家以上機構調研的股票中,主機板股票僅11隻,而創業板股票和中小板股票分別有16隻和33隻。

  基金公司調研的焦點也和機構調研的大趨勢一致。322隻接受機構調研的個股中,基金現身的有199隻。其中,接受基金調研的主機板股票有47隻,佔比僅兩成,而接受基金調研的中小板股票有108隻,佔比逾五成,此外,也有44隻創業板股票接受了基金的調研。

  最受基金追捧的中科金財也是1隻中小板股票。1月15日,65家機構前去中科金財調研,其中包含華夏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等25家基金公司。中科金財也由此成為1月份機構最關注也是參與調研基金公司數量最多的個股。資料顯示,中科金財以智慧銀行整體解決方案和網際網路金融為核心業務,去年中科金財與再生資源龍頭企業環嘉集團合作,參股成立了中科環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今年1月12日,中科金財披露年報高送轉預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並派發現金股利。四季報數據顯示,該股去年年底被融通通澤、融通動力先鋒、匯添富移動互聯、匯添富社會責任、國投瑞銀優化增強AB和國聯安優選行業6隻基金重倉,且後5隻基金均是新進重倉該股。

  最受基金關注的創業板股票是東方網力,該股1月份共接受華夏基金、新華基金銀華基金等16家基金公司的調研。資料顯示,東方網力是中國領先的數字視頻廠商,為城市反恐應急、物聯網、數字城市、移動網際網路提供視頻應用支撐,被視為安防服務概念股和智慧城市概念股的代表股票之一。該股最新公佈2014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凈利潤為1.32億元至1.43億元,同比增長30%至40%。

  此外,延華智慧銀之傑旋極資訊華昌達晨鳴紙業等中小板股票和創業板股票也均在1月份接待了逾10家基金公司的實地調研。

  中小板創業板新年走強

  業績股價雙牛引機構關注

  與基金公司在調研中偏重代表成長股的中小板股票和創業板股票相呼應的是,今年1月份,大盤迎來調整,寬幅震蕩,而中小板和創業板不斷走強。WIND 資訊數據顯示,1月份上證綜指累計下跌0.75%,振幅達9.64%,申萬大盤指數累計下跌3.61%,而同期創業板指數和中小板指數分別上漲14.19%和10.72%。同時,WIND資訊數據也顯示,今年以來漲幅居前的行業——電腦、傳媒、家電、電子、電氣設備等,多為成長型行業。

  從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的業績表現上看,與去年年末的藍籌當道不同,1月份成長風格基金捲土重來。去年排名居前的金融地産等藍籌類基金已被環保、科技、網際網路等成長主題類基金所取代。1月份業績十強股基一半以上都是成長風格基金,富國低碳環保更是以26.72%的凈值增長率居主動偏股型基金首位,其他漲幅較好的新興成長類基金還有匯豐晉信科技先鋒、易方達科訊和浦銀安盛價值成長等。

  北京一位基金經理認為:“大盤股的估值修復行情已近尾聲,如果市場增量資金沒有更大力度的支援,大盤股或將暫時進入盤整階段。A股市場運作的軌跡將從增量資金的推動轉化為存量資金的博弈,此時,就會演變為投資者集中挖掘優質成長股的過程。”

  北京一位基金分析師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中小板、創業板的走強,與該類公司年報業績增速較佳有關,同時也與高送轉的炒作有關,畢竟高送轉絕大多數公司都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之中。”數據顯示,已經披露年報業績預告的735家中小板公司中,預增公司有153家,續盈公司有92家,略增公司有239家,扭虧公司有42家,報喜公司合計526家,佔比逾七成,比例高於2014年前三季度的67.4%以及半年報的70.1%。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也表示,中小板股盈利增速高於主機板和創業板股,但其估值又比高估值的創業板低得多,因此在今年主機板市場進入震蕩後,吸引了部分資金的關注,使其走勢較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