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存量博弈主導 “後杠桿”行情延續

  • 發佈時間:2015-01-30 00:26:5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伴隨權重股的回落,股指已連續三個交易日縮量下跌,指數層面的疲態逐漸顯露。分析人士指出,隨著融資融券、傘形信託等業務的整頓,增量資金入場的進程放緩,存量資金博弈再度主導行情。一方面,前期融資倉位較重的權重股短期面臨的壓力較大,這可能意味著指數層面短期向上突破的可能性有限;另一方面,資金短期可能出現調倉換股,激發市場的結構性機會,個股熱點料相對豐富。

  權重回落 股指縮量陰跌

  伴隨著權重股的回落,股指步入縮量陰跌通道。滬綜指昨日跳空低開後維持窄幅震蕩,最低下探至3234.24點,尾盤報收于3262.31點,下跌1.31%,下破5日均線。值得注意的是,滬綜指已經連續三個交易日回調,累計下跌3.57%。期間滬市的成交額不斷萎縮,昨日成交額為2964.24億元,下破3000億元整數關口。與滬綜指的走勢趨同,昨日深成指下跌0.93%,報收于11249.04點,下破多條均線支撐。與之相比,此前表現抗跌的小盤指數昨日也未能止住下跌步伐,中小板綜指下跌0.52%,報收于8519.77點;創業板指數下跌1.16%,報收于1711.37點。

  從行業來看,申萬公用事業和鋼鐵指數逆市上行,分別上漲0.59%和0.57%;與之相比,申萬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指數跌幅居前,分別下跌2.11%和1.99%。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股本週整體表現低迷,申萬銀行和非銀金融指數本週分別下跌6.59%和4.49%,權重股大幅下挫帶動股指高位回落。

  分析人士指出,縮量陰跌往往比急跌更具殺傷力,由於單日跌幅相對有限,往往不能引起投資者的警覺,但隨著時間推移,跌幅積少成多,等投資者緩過神來才發覺損失巨大。此外,成交量的連續萎縮顯示資金短期參與熱情有限,這也不利於後市行情的演繹。

  “後杠桿”格局確立

  隨著融資融券、傘形信託等業務的整頓,市場已經步入“後杠桿”階段,存量資金博弈再度主導的“後杠桿”行情將啟動。一方面,前期融資倉位較重的權重股,短期面臨壓力較大,這可能意味著指數層面的突破機會並不大。另一方面,資金短期可能出現調倉換股,激發市場的結構性機會。

  自2014年12月以來,證監會已先後實施專項檢查兩融業務,繼1月16日通報45家券商融資業務檢查結果後,近期證監會將對剩餘46家公司融資業務開展現場檢查。與此同時,1月16日,銀監會對《商業銀行委託貸款管理辦法》徵求意見,對委託貸款的來源和用途加強監管;保監會則召開會議,提示險資運用的合規性及相關風險。

  這可能意味著增量資金入市將受到影響,當前市場正從增量資金邏輯轉向存量資金邏輯,存量資金博弈再度主導行情。一方面,在“去杠桿化”的過程中,前期融資倉位較高的品種,短期活躍度有限。本週銀行、非銀金融板塊表現低迷,而此類品種正是市場中融資倉位最高的品種。在滬深兩市所有融資標的中,有8隻股票的融資餘額超過百億元大關,除中國重工外,其餘均為金融股,中國平安中信證券的融資餘額超過300億元,分別為330億元和321億元,佔流通市值比例分別為8.43%和11.34%。雖然此類品種本週已出現融資凈償還,但考慮融資倉位較重,後市融資償還壓力依然較大。缺乏權重股的支援,指數層面難有亮眼表現。

  另一方面,資金短期調倉換股可能會激發出新的題材熱點,個股的機會仍然較多。近期滬深兩市大盤連續縮量調整,但局部熱點依然活躍,昨日網際網路金融、電子商務、核能核電等題材概念表現依然搶眼。從權重股中流出的資金並未逃離市場,短期反而開啟新一輪的調倉換股,權重股所主導的“指數牛”正在向“個股牛”過渡,市場中的結構性機會反而會增多。投資者應當“重個股、輕指數”,重點關注有業績支撐的成長股和圍繞改革的主題投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