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A股十一迎來兩大重磅利好 滬指有望挑戰2444點

  • 發佈時間:2014-10-02 15:1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中央政治局9月30日召開會議,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總結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研究部署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決定,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準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稿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徵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後將文件稿提請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

  會議認為,這次徵求意見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廣泛聽取意見,各地區各部門各有關方面和黨的十八大代表對文件稿提出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要逐條研究、積極吸收,為新形勢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正確指導。

  會議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準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會議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要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持續保持整治“四風”高壓態勢

  會議指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2013年6月開始,到2014年9月底基本結束。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服務群眾中提高了能力;反“四風”改作風制度規定陸續出臺實施,黨員幹部按規矩辦事用權的意識逐步增強。教育實踐活動實現了黨中央提出的要求,達到了預期目標。

  會議強調,各級黨組織決不能因為活動結束而對作風建設有絲毫放鬆,必須把活動中沒有解決和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繼續解決好,著力推進集中反“四風”改作風轉為經常性的作風建設。要持續保持整治“四風”高壓態勢,堅持和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制度,深化領導幹部、領導班子、領導機關作風建設,建立健全規範制約權力運作制度,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為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提供堅強保證。

  焦點1 會期

  改革開放以來最晚一次四中全會

  十八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日至23日召開。據新京報記者統計,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開會時間最晚的一次四中全會。

  改革開放以來,歷次四中全會的時間都在10月前召開。特別是十四屆四中全會以來,會期一般安排在9月,例如十四屆四中全會于1994年9月25日至28日舉行,十五屆四中全會是1999年9月19日至22日,十六屆四中全會于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召開,十七屆四中全會會期是2009年9月15日至18日。

  事實上,去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20多年來最晚的一次三中全會。自1993年11月11日舉行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後,三中全會基本都在10月舉行,十八屆三中全會則于2013年11月9日召開。

  焦點2 議題

  以往多聚焦黨建,首次關注依法治國

  本次四中全會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問題,這在黨的歷史上尚屬首次。

  十四大至今,每屆中央委員會都召開7次全體會議。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稱,一中全會選舉黨的新一屆領導集體,二中全會為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法、最高檢換屆做準備,七中全會籌備下一屆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除上述頭尾三次全會外,其餘四次全會任務和主題各有側重。張希賢説,按以往慣例,一般三中全會聚焦經濟與改革,四中全會聚焦黨建,五中全會關注“五年規劃”,六中全會討論文化建設。

  去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據專家介紹,建設法治中國的具體措施,有望在四中全會上細化。

  挑戰2444點強壓指日可待

  國慶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也是9月份完美收官,股指創出自2000點政策底反彈以來的新高2365.49點。雖然從日K線上成交量顯得有點猥瑣,但是整體上漲運作的趨勢展現完好,後市進一步上行值得期待。筆者認為,節後迎來紅包行情的可能性較大,劍指上方2444點一線的強壓力指日可待。

  從技術走勢看,日K線創出反彈新高,且下方的MACD技術指標即將形成“金叉”,預計在節後的首個交易日“金叉”勢必呈現在投資者面前,從而迎來MACD在相對高位的二次“金叉”,按照規律而言,二次“金叉”後上漲動能將更為充沛,彈升速度以及空間也就會擴大。另外,從上證指數的周K線看,250周均線在上方不遠,對應的點位基本上在前期2013年2月份對應高點2444點附近。所以,挑戰250周均線也是股指上行的主要趨勢。

  週二盤面表現維持較為活躍狀態,將支撐股指持續走高。位居兩市漲幅榜前列的分別是國産軟體、資訊安全、軟體服務、電商概念等等。所有板塊逾9成以上飄紅,題材熱點持續維持著較高的投資氣氛。同時,個股方面,兩市漲停個股仍然多達36隻之多,表示市場之中賺錢效應維繫良好,同樣將繼續對市場多頭增加持股信心,有助股指在後市維持強者恒強的走勢趨勢。

  而基本面方面,主要以偏利好居多,面對我國經濟增長增速底線降低的負面影響也基本消化,而市場關注更多的則是改革釋放出來的紅利形成的正能量刺激。比如滬港通即將在10月份開通預期強烈,市場資金面面臨緩解的預期較高,另外,人民日報刊文A股取得全球股市季度漲幅榜冠軍,鼓舞市場投資信心,有助於A股維持強者恒強的走勢格局,後市有望繼續維持強勢走高行情。

  所以,對於節後市場,筆者維持相對樂觀的態度,操作上建議依舊維持持股待漲策略,建議積極關注受益政策導向的相關行業,如高端裝備、軍工航太、以及滬港通受益股和三季報預增個股的投資機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