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四大報頭條 > 正文

字號:  

2月24日四大證券報頭條摘要

  • 發佈時間:2016-02-24 07:03:5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喬宇

  中國證券報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推動改革舉措早落地見實效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2月23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指出,抓改革落實,要遵循改革規律和特點,建立全過程、高效率、可核實的改革落實機制,推動改革舉措早落地、見實效。

  習近平:促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對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要遵循科學規律,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相關配套改革,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膽創新,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促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

  今年國企重組整合力度將加大

  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23日在深入推進國企國資改革研討會上表示,2016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政策的落實年。要堅持試點先行,圍繞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十項改革試點”,通過試點取得突破、多點開花,以點帶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要緊緊圍繞提質增效,加大國有企業重組整合力度,優化國有資本結構佈局,促進轉型升級;要進一步抓好國資監管機構職能轉變,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産監管,不斷激發企業活力,增強發展動能,推動國有企業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

  國旅集團與港中旅集團擬戰略重組

  旅遊業並購整合進一步推向高潮。中國國旅(601888)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國國旅與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華貿物流(603128)2月23日晚間公告稱,國旅集團與港中旅集團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隨著兩者戰略重組的開啟,國家級旅遊航母呼之欲出。業內人士指出,雖然重組方案尚未確定,但兩者很有可能將旗下的旅遊服務業務進行整合,並進一步突出各自優勢。

  上海證券報

  國資委力推“十項試點” 國企改革步入落實年

  “2016年,國企改革的迫切性前所未有,改革探索也將十分值得期待。”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在23日國資委舉辦的“國企國資改革研討會”上表示。隨著以《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為引領、若干文件為配套的“1+N”文件體系基本形成,國企改革在2016年將步入“政策落實年”,董事會選聘經營管理層、推進授權試點等一批重大舉措落地也將邁出實質性步伐。

  滬市年報“首問”透監管風向

  今日,上交所對豫光金鉛發出了滬市首份2015年年報審核問詢函,其中透出年報審核的重要動向:在要求上市公司全面執行行業資訊披露指引要求、增加行業資訊披露權重的背景下,2015年年報審核著重關注上市公司的行業屬性,從經營模式、産業鏈環節、盈利能力等方面與同業公司的差異上,對公司年報進行了“刨根問底”式的深究和發問,要求其更充分揭示獨有價值及風險。

  基金互認跨境數據首度公佈 資金匯入暫遜於資金匯出

  外匯局日前公佈了2016年1月末內地與香港證券投資基金跨境發行銷售資金匯出入數據,這是基金互認正式啟動以來這一數據首次發佈,以後將按月對社會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末,“北上”的香港基金在境內發行銷售累計凈匯出的資金多於“南下”的內地基金在港發行銷售累計凈匯入的資金。

  上交所再發函細究 妖股山水文化新進股東露“馬腳”

  近期,山水文化股價在利空頻出的情況下僅9個交易日便出現股價翻倍的行情,被視為新的“妖股”。記者注意到,監管層對此高度關注,針對本次山水文化股價大幅波動及股東可疑交易情況,上交所採取了問詢、停牌冷卻、核查異常線索等多管齊下的綜合監管手段。今日,上交所再度發出問詢函,追問新進股東之間的“關聯關係”。

  證券時報

  央行工作論文指出:貨幣政策通過債市傳導基本功能已具備

  央行23日發佈題為《收益率曲線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的工作論文稱,目前我國貨幣政策通過債券市場的傳導基本功能已經具備,但我國短期利率變化對債券市場中長期收益率的影響程度比其他主要國家約低25%左右,不同期限之間的套利機會仍然存在,收益率曲線的有效性還不十分完整。

  土地儲備資金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

  昨日,財政部、國土部、央行、銀監會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規範土地儲備和資金管理等相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將土地儲備機構新增土地儲備項目所需資金,嚴格按照規定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從國有土地收益基金、土地出讓收入和其他財政資金中統籌安排,不足部分在國家核定的債務限額內通過省級政府代發地方政府債券籌集資金解決。

  1月公募規模創紀錄縮水逾萬億元

  2016年1月份,在A股4次熔斷、打新規則改變、人民幣貶值等一系列市場震蕩因素之下,公募基金規模縮水11435.4億元,縮水比例達13.62%,遠超去年遭遇股災後的7月份縮水規模,創下基金業規模單月縮水最大紀錄。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昨日發佈的1月份公募基金規模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我國公募基金資産規模為72536.43億元,和12月底的83971.83億元相比,減少了13.62%。而公募基金份額也從76674.13億份,降至70970.29億份,減少了5703.84億份。

  八成ST公司去年扭虧 摘帽後仍有遺留難題

  “披星戴帽”的ST公司正在加速摘帽進程。2月23日晚間,*ST星美*ST春暉發佈公告稱,公司提交的關於撤銷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申請獲得交易所審核同意。此前,兩家公司均因年報中的各類問題遭交易所問詢。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深交所和上交所針對ST公司共發出12份監管函,關注重組或年報中存在的問題。而對於扭虧摘帽在望的ST公司來説,其扭虧方式、資産重組的資産品質等問題仍值得關注。

  證券日報

  第三批自貿區有望“兩會”後推出 重點服務“一帶一路”戰略

  “湖北、重慶、廣西等有可能在全國‘兩會’後成為第三批自貿區,這些地區位於中西部地區,處於內陸或沿邊,是‘一帶一路’戰略、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的重點區域。”上海金融學院浦東研究院執行院長肖本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預測。目前,上海、天津、廣東、福建已建立自貿試驗區,對吸引外資的幫助較大。據悉,地方“兩會”期間,已有多個省市積極申報自貿區,除青海、吉林、北京、山西、西藏、河北之外,其餘21個省市(自治區)都提出申建自貿區。

  資本流出壓力緩和 1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收窄至544億美元

  外匯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資本外流壓力依然存在,但較去年12月份有所緩和。《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外匯局23日公佈最新統計數據,2016年1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3568億元人民幣(等值544億美元),逆差規模較去年12月份的894億美元大幅收窄350億美元,連續7個月逆差。

  攜31億元“護盤” 兩市董監高今年內1152次出手增持

  從時間順序排序上來看,這些上市公司的董監高們在1月份的增持行為遠高於2月份。數據顯示,上述1152次增持中,有952次增持行為來自1月份,佔到總數的八成以上。對於這種行為,有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定期財務報告正在披露,一些有增持計劃的公司為規避窗口期的規定,會暫緩二級市場股票操作,這也是造成今年兩個月的時間裏,增持行為明顯偏差的原因之一。

  10家創業板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吉峰農機星河生物兩家已扭虧

  隨著2015年年報的披露,去年上市公司的業績已逐漸和投資者“見面”,有些公司也因此著急起來,例如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如果2015年再度虧損的話,將會暫停上市。而據《證券日報》記者翻看公告得知,創業板中已有京天利欣泰電氣安碩資訊等在內的10家公司,在今年以來發佈了存在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性公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