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四大報頭條 > 正文

字號:  

1月26日四大證券報頭條

  • 發佈時間:2016-01-26 08:38:49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喬宇

  中國證券報

  李克強:進一步顯著減輕企業稅負

  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顯著減輕企業稅負,調動各方發展積極性。

  李克強説,財稅體制改革牽涉面廣、關注度高,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具有深刻影響。營改增作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前期試點已取得積極成效,今年要全面推開,進一步較大幅度減輕企業稅負,這將對發展服務業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務業、促進産業和消費升級、培育新動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重要作用。要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統籌兼顧各方利益,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改革和完善財稅體制與運作格局,推動發展轉型升級,促進成果共用。

  保監會支援險企參與養老金入市管理

  25日召開的2016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透露,2015年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提升至7.56%,2013年和2014年分別為5.04%和6.3%。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表示,2016年,保險業將深化改革,加大保險資金對國家重大戰略和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創新保險資産管理産品和資金運用方式。支援保險機構開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業務,參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市場化投資管理。積極支援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在境內外上市及掛牌“新三板”。支援保險公司穩步開展金融綜合經營。

  “推手”料難持續 油價反彈後勁不足

  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近日出現一波反彈。市場人士認為,目前還不能將這一波反彈看作原油走出熊市的起點,因為反彈背後的推助因素是暫時性的,壓制原油價格的基本面因素並未改變。

  市場人士認為,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上周後兩個交易日的大幅上漲是受三方面因素提振:一是近日寒潮來襲,氣溫驟降,推升全球對原油的需求;二是原油期貨等市場上的恐慌性空頭回補;三是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的“鴿派”言論提升了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預期。

  央行:去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3.8萬億元

  央行25日發佈的2015年金融市場運作情況顯示,去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3.8萬億元。數據顯示,2015年,財政部國債發行2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3.8萬億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行債券2.6萬億元,政府支援機構發行債券2400億元,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6295.6億元,證券公司發行短期融資券3515.6億元,信貸資産支援證券發行4056.4億元,同業存單發行5.3萬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7萬億元,同比增長35.8%,增速較上年下降3.1個百分點。

  上海證券報

  大盤縮量反彈 企穩信號持續增強

  昨日A股如預期般高開,全天卻在反覆震蕩中草草收了場。儘管日線排成兩連陽,但縮量反彈並沒有給投資者帶去很強的企穩信心,疲勢可見一斑。不過,多數研究機構對節前行情並不悲觀。機構認為,經歷前期快速下跌,A股已跌出安全邊際,與此同時,人民幣、港元已逐漸企穩,全球寬鬆預期再次加碼的升溫,積極因素正在積聚。

  滬市2015年並購重組“全景圖”

  2015年,資本市場風雲變幻,市場化整合重組大潮席捲而至,金融、産業資本各路資金蜂擁A股,滬市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大放異彩:既有國資企業為去産能、促轉型而邁出的改革一步,亦有傳統藍籌擁抱新興産業的跨界之舉;既有新興藍籌為追求更新技術、更新産品邁出的步伐,亦有績差公司“窮則思變”的華麗轉身。由舊向新、由弱變強的每單並購重組的背後,是資本市場助力經濟在新常態下革故鼎新、轉型升級的時代脈搏。

  留出空間去産能調結構 地方經濟2016年主動減速

  今年地方都在主動“減速”。上證報記者粗略統計,迄今已有24省明確了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其中15個省份下調了目標增速。

  今年各地在設定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時還出現了一個新趨勢:首設“區間目標”。目前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廣西、黑龍江、吉林等8省市今年制定的都是區間目標。

  “兩材”謀戰略重組 水泥業去産能全面加速

  繼2015年底國務院國資委在十天內連發三起央企重組消息後,2016年的首出央企重組大戲也已開鑼,由中國中材集團與中國建材集團聯袂出演。昨日晚間,兩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集體公告稱,中材與中建材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方案尚未確定,確定後還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此舉標誌著建材行業央企整合已正式啟動,去産能全面提速。

  證券時報

  市場預測美聯儲本週將不會調息

  全球股市劇烈震蕩,投資者都希望“央媽”們在市場危難之際能夠站出來。本週,包括美聯儲、日本央行在內的多家央行將舉行2016年的首次政策會議,其中美聯儲的表態尤其引發關注。

  此次會議是美聯儲自去年12月開啟近十年來首次加息後的第一次會議。近期市場動蕩已經令美聯儲年內多次加息的預期遭到動搖。市場對於全球經濟增長擔憂,為美聯儲繼續加息蒙上一層疑雲。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此次會議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但通脹率預測值可能下降,加之市場走勢震蕩,有可能促使美聯儲官員釋出對美國和全球經濟前景憂慮加深的信號。

  去産能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

  在今年已經過去的20多天時間裏,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化解過剩産能召開了3次會議。1月4日,在山西太原召開的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工作座談會上,李克強要求嚴控增量、主動減量、優化存量。緊接著,1月20日召開的國務院專題會議上,李克強再次要求,抓住化解過剩産能、消化不合理庫存、促進企業降本增效等方面的難點問題,率先從鋼鐵、煤炭行業入手取得突破,增強企業自身活力和投資意願,努力縮短轉型陣痛期。1月2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聚焦化解過剩産能問題,要求在近幾年淘汰落後鋼鐵産能9000多萬噸的基礎上,再壓減粗鋼産能1億噸—1.5億噸,嚴控新增産能。此次會議認為,堅持用法治和市場化手段,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産能,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對推動行業結構優化、脫困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金融市場遭遇底倉出局

  上周,全球金融市場陷入了空前的連環踩踏慘案之中,亞太股市大跌,歐美股市大跌,大宗商品大跌。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筆者沒有能力及時分析深層次的原因,不過有一個關鍵問題倒是不得不説,那就是底倉撤退,斬倉出局。只有金融市場遭遇底倉出局才會如此混亂恐慌,才會如此大面積發生連環踩踏,羊群效應也才會發揮到極致,特別是全球化程度很高的情況下,幾乎沒有國家或地區能夠僥倖避免。

  正視市場七年之癢 謹防蝴蝶共振效應

  剛剛過去的週末,中國全境都經歷了霸王級寒流的襲擊,多地氣溫降幅超過了歷史最低值;美國則遭遇了暴風雪;而國際金融市場,上周也經歷了超級寒流,國際原油、礦物等大宗商品暴跌,非美貨幣遭遇大幅貶值潮,全球股市下跌,不少國家的股市跌破了2015年的低位。

  自然界的超級寒流和國際金融市場的超級寒流共舞,今年並不是第一次。記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同時,中國南方爆發了冰雪極寒天氣,歐美地區也經歷了寒冬。自然界的寒流或許很快就會過去,而金融市場的寒冬,卻不那麼容易流逝。“七年之癢”的週期性規律,依然影響著全球金融市場。

  證券日報

  1419家公司年報預告出爐 228家凈利同比增超100%

  隨著年報集中披露期臨近,上市公司過去一年的業績表現也將開始接受市場的檢驗。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25日,兩市共有1419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年報預告,業績預喜的公司有898家,佔比超過六成。

  以預告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排序來看,有898家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佔總數的63%,其中228家公司的凈利潤增幅有望超過100%。增幅最大的是中天能源,2015年預告凈利潤約21.5億元-23億元,增長747%-799%。

  多部委將整治網際網路金融 網貸業進入存量淘汰階段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稱,政法部門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專項整治,推動對民間融資借貸活動的規範和監管,最大限度減少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上市公司獨董 “太忙”和“太閒”都有問題

  近日,一位曾被媒體封為“最忙獨董”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宋常因涉嫌內幕交易、短線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新聞引發了業界討論。這位“最忙獨董”再次引發了業內對獨董該如何獨立的思考。

  1月22日晚間,4家上市公司各自發佈公告,披露公司獨立董事宋常因涉嫌內幕交易、短線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宋常曾先後擔任過10家以上上市公司的獨董,僅2014年一年,就同時擔任5家上市公司獨董,達到了證監會的規定上限。此外,他還曾出任多家券商的獨董。

  20天115家上市公司定增募資近1000億元

  2015年A股定增市場異常繁榮,一方面,定增規模高企,遠超IPO,另一方面,股價跌破定增發行價情況也不斷增加。

  2016年依然延續著火爆趨勢。同花順數據顯示,2016年1月4日至1月25日,A股市場共有115家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募集資金達971.70億元。募集資金超1億元的有33家,其中,渤海租賃招商蛇口華夏幸福增發資金較多,分別為160億元、118.54億元和70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