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李克強談營改增:當前做減法是為未來做加法

  • 發佈時間:2016-01-26 08:01: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必須要看到,‘營改增’這個稅制改革是當前的讓利,更是在培育未來的‘新動能’;當前做‘減法’是為未來做‘加法’。”李克強總理在1月22日的座談會上説。

  當天會議研究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調動各方發展積極性。作為中國現行稅制結構中最重要的兩個流轉稅稅種,增值稅和營業稅幾乎涉及中國所有企業行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營改增)也因此成為與全國各行各業息息相關的重要稅制改革。

  李克強明確指出,全面推進營改增,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轉型的“重頭戲”。他在此前多個場合表示,營改增不只是簡單的稅制轉換,更有利於消除重復徵稅,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工業轉型、服務業發展和商業模式創新,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

  不僅是政府給企業讓利,更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會上,財政部就營改增方案作了彙報,北京、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廣西、雲南、陜西11個省(區、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先後發言。

  “4年多的改革試點,讓我們深切體會到了營改增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巨大撬動作用。”上海市負責人在發言中説。正是2012年1月1日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率先開展的營改增試點,拉開了這一重大稅制改革試點的序幕。

  李克強説,營改增前期試點已取得積極成效,今年要全面推開,進一步較大幅度減輕企業稅負。

  “實踐證明,營改增不僅是政府給企業讓利,更是從根本上培育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總理説。

  他進一步闡釋道,營改增有利於減少重復徵稅,降低企業成本和稅收成本,這將對發展服務業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務業、促進産業和消費升級、培育新動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重要作用。

  讓企業感受到明顯的稅費成本降低

  繼上海的改革試點後,營改增在更多地區、行業逐步推開。2013年8月1日,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的營改增試點在全國範圍內推開;2014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納入營改增試點,交通運輸業至此全部納入營改增範圍。2014年6月1日,電信業也被納入營改增試點範圍。

  在部署改革推進的同時,如何確保改革成效,是李克強總理高度關心的問題。在地方試點的過程中,針對部分行業提出改革導致稅負增加的問題,李克強曾多次要求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在22日的會議上,總理進一步明確要求有關部門和各地方、各行業認真銜接,週全考慮,做好“制度設計”。

  “政府這次下大決心、大力度推出營改增改革,中央和地方都要採取措施落實到位,讓企業感受到明顯的稅費成本降低。”李克強説。

  他同時要求各地方各部門要把握節奏、穩妥推進,採取增量式、漸進式方法推進改革,避免財力分配格局變化對經濟平穩運作造成影響,確保改革措施儘早見效。

  

  改革要有利於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李克強最後表示,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之所以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揮了中央和地方的兩個積極性。

  “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要有利於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總理説,“要通過完善中央與地方事權和財力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形成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在發展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

  李克強明確表示,全面推開營改增後,增值稅分享比例要做合理適度調整,增強地方財政的“造血”功能,營造主動有為、競相發展、實幹興業的氛圍。

  “各部門、各地方要講大局、算大賬,破除利益藩籬,上下同心推進改革。”總理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