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熱門概念雲集 全球科技股風生水起

  • 發佈時間:2015-02-16 00:30:3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今年以來全球科技股表現突出,美股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刷新十五年來高位;香港恒生資訊科技分類指數年內上漲13.5%,在主要行業板塊中位居前列;A股市場上一些熱門科技概念呈井噴之勢。

  分析人士認為,科技板塊風生水起,一方面受美國科技股業績利好提振,另一方面得益於市場對一些熱門概念追捧。目前,科技股上升趨勢尚未有完結跡象。

  業績“紅包”提振

  美股科技板塊近期強勢上漲,衡量科技板塊表現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自1月底以來上漲5%,年內累計上漲3.3%,在美股三大股指中表現最好;標普500 資訊技術分類指數最近一週上漲4.3%,位居十大行業板塊之首,年內累計漲幅達2.7%,跑贏同期標普500指數 1.85%的漲幅。

  科技股上漲主要受業績提振。截至目前,佔美股科技板塊市值近九成的公司已發佈財報,上季整體盈利同比增長14.1%,收入增長9.5%,顯著好于去年三季度盈利增長6.1%,收入增長8.8%的表現。其中,77%的公司盈利好于預期,近一半公司收入好于預期,創過去一年來最好表現。

  蘋果成為科技板塊當之無愧的領軍力量。今年以來蘋果股價上漲15%,目前市值高達7400億美元,穩居美股市值冠軍寶座。該公司上財季營收746億美元,凈利潤達180億美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受蘋果産品熱銷提振,iPhone面板提供商日本螢幕公司去年第四季度運營利潤同比大增80%,該公司在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今年以來上漲26%。微控制器供應商瑞薩電子株式會社上季盈利同比增長66%,環比增長175%,公司股價年內上漲8.4%。

  上週全球網路設備製造巨頭思科的業績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該公司上季度收入同比增長7%至119.4億美元,增速創三年來最高。一些投資者認為,思科業績好于預期,顯示整體科技業市場需求正在改善。過去一週思科在納斯達克交易的股價上漲8%。

  熱門概念輪番登場

  不只是美股市場,近期內地和香港股市科技板塊表現活躍。在香港市場上,恒生資訊科技指數今年以來上漲13.5%,在恒生綜合指數11個分類指數中位居第二,顯著好于同期恒生綜合指數3%的漲幅。在主要成分股中,金山軟體年內漲幅達到21.3%,騰訊控股上漲15.7%,聯想集團上漲18.8%,瑞聲科技上漲17.5%。

  除受美股上漲帶動外,熱門概念輪番登場成為整體科技板塊走強動力。在A股市場上,蘋果概念股在1月率先發力,相關個股平均股價漲幅達兩位數,其中欣旺達今年以來上漲47.6%,立訊精密上漲25%,長盈精密上漲20%,德賽電池上漲20%。

  華融證券報告認為,電子板塊迎來良好配置時機,特別是蘋果新産品出貨量超預期給相關概念股注入新的活力,今年一季度蘋果可穿戴設備有望點燃可穿戴設備市場熱情。

  中短期內堅定看好蘋果産業鏈上相關標的的估值回歸和業績超預期刺激下的股價上漲機會,以及可穿戴設備板塊在iWatch上市之後的市場表現。

  隨著網際網路廣泛滲透,多行業加速“觸網”,特別是春節臨近,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開啟紅包大戰,帶動A股市場上網際網路金融股票的火爆表現。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生意寶大漲177%,東方財富上漲48%。

  此外受益於政策支援和行業龍頭持續發力,雲計算概念走強。在A股市場上,用友網路年內上漲65%,中科曙光上漲21%,東軟集團上漲33%。

  科技股泡沫暫無憂

  目前美股市場納斯達克綜指距離2000年3月科網泡沫高峰期創下的5100點歷史高點還低4%。CB Insights研究集團報告顯示,去年全球有38家科技公司步入10億美元市值俱樂部。安永集團最新調查顯示,去年全球科技業並購交易達3512宗,總值2376億美元,為2000年以來最高水準。

  在科網泡沫破滅15年後,科技板塊再次大幅上漲並吸引大量資金流入,引來部分投資者對估值膨脹的擔憂。但安永認為,與2000年不同,目前的市場不存在泡沫,大部分交易存在收入、利潤和現金流的現實基礎,沒有跡象顯示上升趨勢會放緩,預計2015年並購交易前景仍然強勁。

  端點科技合夥人公司分析師羅傑·凱伊認為,當前的市場情緒與2000年有所不同。2000年時很多人都覺得高估值趨勢不會結束,從而變成一種純粹的泡沫狂歡,但這一次市場上一直有些人比較謹慎,所以不算是狂歡。

  納斯達克諮詢服務部門技術分析師斯蒂勒認為,目前科技板塊估值普遍比1999年便宜很多,並且現在的科技公司具有更現實的業務模式。2000年時全球上網人數只有4億,現在高達30億,由於市場基礎顯著擴張,2000年時的很多設想現在都變得可行。儘管部分科技公司估值有些昂貴,但這些公司業務更加成熟,有實際的收入和盈利,特別是大型科技公司手握鉅額現金,有實際業績表現,不再只是“眼球效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