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財政貨幣共同發力

  • 發佈時間:2015-02-16 00:30: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果説通脹是妖怪,那麼通縮就是惡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拉加德如此預警通縮的威脅,並表示當前各經濟體必須毅然決然地抗擊通縮。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認為,目前全球暫時只是存在通縮的風險或者特徵,而非進入絕對通縮階段。不過,如果各國不採取行動,通縮風險可能不斷加劇。

  面對通縮,各大經濟體祭出的第一個“殺手锏”正是流動性寬鬆。1月22日,歐洲央行宣佈啟動總額超過1萬億歐元規模的資産購買計劃,計劃自今年3月至明年9月期間每月購買600億歐元政府與私人債券。至此,歐洲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政策全面啟動。

  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乃至諸多新興經濟體也紛紛推出貨幣寬鬆政策,丹麥央行更是在1月19日到2月5日之間四度降息。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在2月4日宣佈全面降準。市場人士認為,目前中國的降準只是開始,後續適度的降息、降準等政策呼之欲出。

  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7萬億元。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8%,創1986年12月以來新低。另初步統計,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0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少5394億元。

  招商銀行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信貸增長無法掩蓋社會融資的疲軟,宏觀經濟偏弱格局沒有發生改變。M2增速大幅回落顯示出企業投資意願低迷。在M2存在失速風險的情況下,央行放鬆貨幣政策的迫切性猶存。

  民生證券進一步指出,單一的貨幣政策,可能轉變為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並舉,積極的財政政策正是抗擊通縮的另一把“利劍”。

  對於財政政策,中信證券認為,逆週期的財政政策需要發力擴大需求,避免經濟陷入通縮漩渦。預期財政政策將以“一帶一路”為抓手,擴大赤字,繼續推動國內基建。除了傳統的交運等“鐵公基”外,政府需要將以直接投資和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的方式,在糧食、水利、生態環保、健康養老、資訊電網油氣網路工程、清潔能源、油氣及礦産資源保障等領域加大投入,並增加“一帶一路”對接的國內省份的投資。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既需要雙管齊下,更需要講求配合。債券市場人士表示,財政政策包括減稅和增加財政支出兩種方法,有助於直接增加總需求,並通過投資的乘數效應帶動私人投資的增加。不過,在當前債務存量較高的情況下,財政政策的推出,仍需要一個適當的貨幣環境予以配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