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資本市場上以投資收益為主,主營業務利潤貢獻為輔的企業不在少數。地處江蘇鹽城的江蘇悅達就是其中一員。從2009年到2016年,靠著公司參股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悅達起亞”)25%的股權投資收益,近8年來,悅達投資凈利潤一直保持在億元以上。
2017年已然過去,但對於悅達投資的投資者來説這一年終究是一個令人心酸的年份。
公司日前披露的2017年年報顯示,去年全年悅達投資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1億元,同比下降355.32%;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産60.91億元,同比減少7.17%。記者留意到,這是公司上市25年來,繼2002年業績虧損後第二次再現全年虧損狀態。公司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於兩點,一是公司過往業績貢獻較大的參股企業悅達起亞2017年業績大幅虧損,公司投資收益大幅減少;二是2017年公司計提悅達卡特公司商譽的同時,對悅達卡特公司計提了多項資産減值準備。
八大業務五項虧損
作為一家綜合性投資公司,公司業務主要由兩大類構成——紡織、公路收費、生物柴油、新材料等主營業務,以及汽車整車製造、火力發電、煤炭開採等參股業務。另一板塊智慧農裝製造從2017年9月份由參股業務轉為主營業務。
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現有八大業務中,公路和電力業務保持盈利。其中三個公路公司實現收費收入38.08億元,合計股權凈利潤3.55億元;陳家港電廠全年售電收入21.25億元,公司享有投資收益1993萬元;公司從悅達財務公司獲得投資收益1161萬元;紡織公司虧損5960萬元;悅達智慧農裝公司虧損3246萬元;新材料、生物柴油公司分別虧損1460萬元和1.68億元。
參股業務方面,西蒙悅達煤礦扭虧為盈,盈利25萬元。其他業務虧損,其中悅達起亞全年銷售汽車36萬台,營業收入299.33億元,凈利潤虧損11.23億元,對應25%股權凈利潤虧損約2.80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整個2017年,來公司調研的機構投資者有幾家但並不多。記者查閱資料發現,2017年僅方正證券發佈了一篇《起亞開始逐步好轉》研報,首次給予公司推薦評級。研報中提到了悅達投資最重要的業績貢獻源東風悅達起亞前三季度受薩德事件影響銷量大幅下滑,2017年10月份銷量開始有所好轉,K3、KXcross當月銷量分別達到1.5、0.6 萬台。公司證券部人員向記者證實了這一説法,去年四季度開始,悅達起亞的銷量復蘇。“價位低一點車型銷量佔比確實多一些”,他説。
虧損業務暫不剝離
談及公司2017年的業績虧損,上述工作人員無奈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成也汽車敗也汽車”。
記者了解到,公司對於悅達起亞的投資始於2000年,對於悅達投資來説,悅達起亞真正帶給公司質的利潤貢獻始於2009年。記者查閱歷年年報發現,2009年,悅達起亞的投資收益貢獻從最初的1.8億元持續攀升,至2014年達到巔峰貢獻10.67億元。2012年至2014年三年間參股投資收益保持在10億元水準。
從公司歷年年報來看,這三年也是近十年來,業績表現最好的三年。年報顯示,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11.98億元、12.92億元、10.66億元。對應年份,悅達起亞25%股權投資收益為9.54億元、10.4億元、10.67億元,佔凈利潤的比重均在80%以上。
對於目前公司的虧損局面,《證券日報》記者詢問公司是否會考慮剝離虧損資産,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不會剝離現有的虧損資産,公司正著力通過體制改革爭取扭虧為盈。目前公司虧損業務中,紡織業務在一至兩年內有望扭虧為盈,公司上市之初即有的拖拉機業務將減少虧損,儘量扭虧。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