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已非常接近底部

  • 發佈時間:2016-04-11 00:26:0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陳瑩瑩

  多位專家10日出席新供給2016年第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時表示,以投資增速為代表的多項經濟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已經非常接近底部,不應過分看空中國經濟前景。經濟穩增長的關鍵仍取決於供給側改革的推進。

  經濟“新常態繁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劉世錦指出,中國經濟增速由高速轉入中速背後是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轉換,是一種平衡轉向另一種平衡,現在已經非常接近底部,過度看空中國經濟前景的理由不足,預計2016年下半年或2017年上半年會觸底。“判斷的依據是投資增速,目前中國投資增長速度在10%左右,固定資本形成的增長速度很可能是5%-6%,非常符合觸底特徵。”

  談及一季度部分經濟數據轉好,劉世錦認為有短期因素的擾動,真正觸底需要未來幾個月的落點來驗證。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經濟觸底,也不會大幅反彈,未來經濟最可能呈現“L型”走勢,L型的底部有一個小的“W型”,這個平臺將維持5-10年時間。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預計,2016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第一季度,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繁榮期。“繁榮期可能還是比較短暫的,但有兩年時間。”

  姚余棟分析,從國際因素看,美聯儲加息更加緩慢慎重、國際原油價格低迷反彈乏力,另外近期美元加息預期下降,美元指數震蕩走弱;從國內因素看,需求端固定資産投資出現企穩跡象、房地産投資企穩、消費保持較平穩增長、進口降幅收窄、內需向好。供給端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升至擴張區間,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明顯回升,工業企業利潤增長開始由負轉正,企業經營出現好轉跡象,服務業躍居第一大産業,增速遠高於GDP增速。另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向浮動,逐漸企穩,

  關鍵在供給側改革

  在與會專家看來,經濟前景的信心來源於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和實施。

  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建議,供給側和需求側要同時發力。供給側一定要抓改革,同時在産業上做好“減法”的同時做好“加法”,趕快培育新興産業,實現新舊動力的接續。需求側也需要“兩手抓”,調整投資結構,要把投資結構調整轉向民生有利於促進消費的方面。“需求側和供給側有一個相同點,即都有投資。這兩個投資從表面看是一樣的,但是結構不一樣,建議調整這些能增加潛在增長力的投資結構。比如,大力發展新興産業、‘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等,但關鍵要落地、要改革。”

  馬曉河強調,一方面,我國的消費空間很大,一定要瞄準消費,讓中低收入階層有能力消費;第二,瞄準中高收入階層,讓中高收入階層有新興消費,願意消費中國製造的産品。

  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也認為,中國現在是最有條件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是最有空間的。“我們有地區差距,有城鄉差距,還有國企改革、土地制度等有很多潛力,也有很多管制較多的領域,這些實際上就是一個增長的空間。”因此,如果供給側結構改革推薦得比較順利,能夠迅速釋放全要素生産率,則中國經濟可能不是L型,未來有可能出現大翻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還需要加大,決心還要更大一些,思想還要更解放一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