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增強指基超額水準優 未來發展殊途同歸

  • 發佈時間:2016-04-08 00:43:2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徐文擎

  國內增強型指數基金的超額收益水準成為指數型基金髮展的一大亮點。Wind數據顯示,在近一年有業績統計的41隻增強型指數基金中,超過7成基金的超額收益率為正數,其中七隻基金的超額收益率在8%以上,最高的建信中證500指數增強基金近一年的超額收益達到15.2%。

  業內人士表示,增強指數基金的超額收益甚至強于國際平均水準,兩大因素共同促成這一結果。未來,隨著A股市場的成熟和指基規模的擴大,增強型指數基金的超額收益空間或被壓縮,但會更趨於穩定。

  兩大因素提升增強指基表現

  對於國內增強型指數基金超額收益表現較好的原因,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師雷昕認為,一般而言,該類基金80%的倉位會用來跟蹤指數,這部分股票的主要作用在於複製指數表現、控制誤差範圍;另外20%的倉位可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追求超額收益,選取具有超越市場表現能力的個股,獲取部分阿爾法收益。由於國內投資者對於增強型指數基金的超額收益通常會有一定的期待,所以基金經理通常會“貼”著20%的上限精選個股,用高倉位來分享股市上漲的收益。相較于國外成熟平穩的市場而言,A股市場通常具備創造超額收益的條件,為基金經理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

  雷昕補充説,增強型指數基金經理也同樣會面對A股市場的漲跌,但由於他們的量化團隊通常會根據個股估值、趨勢等財務性和風險性指標打造所有的投資組合,所以在抵禦市場的波動上也會超出投資者對純指數基金的預期。從長期來看,增強型指數基金超越市場的能力都還不錯,也超出國外平均水準。

  某大型公募曾獲金牛基金獎的指數基金經理稱,國內增強型指數基金的風險預算一般開得比較高,是國外同行水準的4-8倍,風險預算放高了,相應地獲得收益的機會也會增高。同時,國內市場有效性沒有國外強,創造阿爾法收益的機會更多,兩者相結合的情況下,國內增強型指數基金通常能有不錯的表現。

  北京某銀行係基金的指數基金經理表示,增強型指數基金本身具有自身的特點與優勢:基金合同裏明確規定其跟蹤誤差和偏離度使其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標的指數的差異不會太大;同時增強型指數基金的目標是超越指數,獲得超額收益,而就中國目前的市場效率來看,做出超額收益的可能性較大;此外,增強型指數基金本身跟蹤標的市場的代表性較強,具有較強判斷能力的投資者能更好地利用好這一投資工具。

  他表示,在跟蹤標的指數的過程中,他們關注獲取穩定超額收益的因素,比如估值、趨勢、財務健康性等指標,精心打造符合投資者利益的“籃子”。不過,他強調,他們的量化團隊為模型設立適當的約束條件,將偏離度和跟蹤誤差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對收益不做過度預期,注重把握歷史規律,在標的指數歷史走勢中尋找超額收益的因素,在定量統計、定性判斷的基礎上尋求較大勝率。“考察一隻基金的品質,排名先後和穩定性都是重要指標,二者之間,穩定性佔的權重更多。”他説。

  指基發展殊途同歸

  不過,儘管增強型指數基金錶現亮眼,但是指數基金在國內的發展仍遠不及國外同業水準。根據第13屆金牛獎評委工作小組的報告,儘管2015年指數基金數量繼續快速上升,數量增加169隻,達到518隻,但是2015年指數基金資産凈值5551.24億元,較2014年資産凈值規模下降372.88億元。指數基金資産凈值規模佔公募基金的比例為6.60%,市場份額下降6.45個百分點。其中標準指數股票型基金數量增加141隻,為指數基金中數量增長最快的基金類型;其次為ETF聯接基金,數量增加18隻,增強指數股票型基金增加5隻。報告中提到,指數型基金在西方成熟市場發展較好,一方面與國外股市波動小有關係,另一方面也與相當的養老金投資盯住指數基金進行定投式投資有關係。但我國股票指數長時間基本走平,但中間的波動又非常大,純粹投資指數基金也面臨壓力。

  對此,雷昕認為,在當前指數基金整體規模不大,並且不及國外成熟市場發展穩定的背景下,增強型指數基金的表現算是我國指數基金髮展的一大特點,未來,隨著投資者結構的完善和市場本身的日趨成熟,指數基金規模會不斷增加,增強指基的超額收益也料將回歸國際同業水準,最終殊途同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