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平衡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4-06 03:30:4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李拉亞

  從《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可以明顯看出,在平衡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上,今年政府更為注重防範金融風險。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始終是一對矛盾。金融創新會帶來金融風險,防範金融風險也會促使金融創新,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金融創新。我們不能為了防範金融風險而限制金融創新,也不能為了鼓勵金融創新而忽視其可能帶來的風險。平衡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是監管部門的藝術,尚沒有工程技術那樣成熟的風險管理理論可以使用。在一段時期內,政府會更注重金融創新,在另一段時期內,政府又會更注重防範金融風險。不同時期不同重點,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這是監管部門藝術辯證法活的靈魂。

  金融創新要改善資源配置和風險配置。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貨幣、債券、股票、基金、期貨、保險和金融衍生品等等金融創新。長期實踐表明,這些金融創新有利於資源最佳配置,也有利於風險最佳配置。同時,這些創新也帶來了新的風險。1929年經濟危機和美國的股票泡沫有關係,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和金融衍生品有關係。可以説,金融創新是一柄雙刃劍。怎樣監管金融創新同時,又促進金融創新,或者説,怎樣識別金融創新的好與壞,是監管部門的一大難題。

  市場促進金融創新和技術創新,來自於資本追求超額利潤的動力。馬克思曾引用的一段名言説得好,“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市場經濟的活力,一方面體現在資源配置上,另一方面表現在技術創新上。市場確實起到了淘汰舊技術和促進新技術的作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在這兩方面都沒有市場經濟體制有效率。孫冶方早就指出,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生産是複製古董。然而,資本追求新技術,實行金融創新,是為了追求高利潤。只要新技術和金融創新能帶來高利潤,不在乎其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它有不顧犯罪、甚至不惜冒絞首風險的原始本能。

  技術創新是否有利於經濟發展,或者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易於檢驗,比如電報、電話、電影、電視等。技術創新的副作用人們往往能夠識別出來,這有利於市場發現新技術。市場競爭使適應新技術的企業生存下去,不能適應新技術的企業被淘汰掉,新的技術在市場經濟中比較容易被推廣開來。

  當然,市場在這方面也並不萬能。如轉基因産品是技術創新,其對人類發展是好是壞,目前難以斷定。這屬於技術判斷問題,自然不能依靠市場去解決。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污染,有可能對人類發展形成致命威脅。這屬於市場的外部性問題,價格機制對其不起作用,也不能依靠市場去解決。對一些外部性問題,經濟學界試圖用機制設計方法去解決,如碳排放方案的制定。

  金融創新是否有利於資源配置和風險配置,需要長期的實踐檢驗。市場雖可以像促進技術創新那樣,也促進金融創新,但市場往往難以檢驗出金融創新帶來的新風險。由於資訊不對稱,即使資本的代理人(經理人)知道長期風險存在,為了自己的利益,他也會不顧委託人(東家、股東)的利益,甘冒風險,制定非最佳的風險配置,甚至將投資變為投機,只為自己在位時獲得高額獎金。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證明原來的委託代理人理論是失敗的。採用機制設計的方法去矯正金融創新帶來的風險,彌補市場在這方面的不足,是值得我們大力研究的課題。

  市場通過技術創新來改善資源配置,比通過金融創新來改善風險配置,更有效率些。這是為什麼我們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上起決定性作用,也強調政府要監管市場上的風險配置。應該説,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讓我們明白了不能完全依靠市場來平衡和調整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的關係,政府在這方面不能缺位,更不能失職。

  當前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去杠桿。現在有人呼籲杠桿有好杠桿和壞杠桿之分,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去杠桿。筆者認為,杠桿是金融創新的一個重要內容。很多金融創新的本質是要發揮杠桿的作用,也就是要用盡可能少的資金辦盡可能多的事情。如果杠桿不帶來風險配置的問題,這是好杠桿。如果杠桿破壞了風險最佳配置,甚至帶來嚴重風險配置問題,這是壞杠桿。我們去杠桿,應該是去這些壞杠桿,改善我們的風險配置。然而,這只是理論説明,在實際經濟生活中,什麼是好杠桿,什麼是壞杠桿,難以區分,缺少具體可行的公認指標去判斷杠桿帶來的得與失,平衡杠桿的得與失。我們還需要依據歷史的經驗教訓來幫助我們判斷好杠桿和壞杠桿。

  歷史經驗表明,泡沫不能帶來資源的最佳配置,也不能帶來風險的最佳配置。如果金融創新是推動泡沫膨脹,這樣的金融創新是危險的。如果金融創新在泡沫上加杠桿,則是在製造災難。帶杠桿的泡沫帶來的危害,比不帶杠桿的泡沫帶來的危害嚴重得多。美國這次金融危機就是一例。中國當前防範金融風險的主要任務,是防範推動和製造泡沫的金融創新,特別是防範給泡沫加杠桿的金融創新。

  房地産市場去庫存,需要新的金融創新。考慮到中國居民部門杠桿不高,可以適度提高居民部門的杠桿,應鼓勵這方面的金融創新。但在理論上這不能破壞風險最佳配置,在實踐中這不能製造和推動房地産泡沫,特別是不能給泡沫加杠桿。這可作為房地産市場去庫存進行金融創新的指導原則,是監管部門制定這類監管政策的基本依據。政府應向市場和公眾公佈這些指導原則,以引導這類金融創新。

  近一段時期,股票市場的場外配資有死灰複燃的跡象,在房地産市場也有人熱衷於搞首付貸,這都是壞杠桿和危險的金融創新,是我們應該極力防止的。這些情況説明,資本在追求金融創新時,有可能重視短期利益,忽視長期風險,健忘已發生過的災難。這是為什麼要加強金融監管的根本原因。政府確實有必要發揮看得見手的功能,明確監管原則,提高監管水準,搞好監管工作,促進好的金融創新,制止壞的金融創新,維護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發揮金融市場的正常功能。(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為華僑大學與中國社科院財經院共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