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多舉措做大市值

  • 發佈時間:2016-01-19 01:56: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除了新增做市商的新三板公司數量迅速增長之外,“6億元市值”現象也在新三板公司中日益顯著。從2015年底到2016年初,總市值在6億元附近的掛牌公司家數呈現上升趨勢。

  Wind資訊統計,截至今年1月18日,在新三板掛牌公司中市值超過6億元的掛牌公司家數已經超過573家。以銀豐棉花為例,雖然該公司2012年以來凈利潤每年均呈現下滑態勢,導致公司股價持續下跌,但從2015年12月開始,公司股價從3元底部明顯拉升,持續維持在4元上方。按照公司1.43億的總股本計算,銀豐棉花總市值持續維持在6億元附近。

  瑞德設計同樣將市值作為“美顏神器”。公司股價從2015年12月初開始持續拉升,截至2016年1月18日,股價已經從7元附近上升到12.50元附近。按照公司4550萬的總股本計算,公司6億元的總市值也已經近在眼前。

  與此對應的是,自2015年12月以來,新三板市場增持公告迅速增加,顯示出企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管對企業進一步發展,特別是挺進創新層的決心。股轉系統公開數據顯示,分層徵求意見稿發佈後到2015年底,累計有超過40家企業公佈增持公告,這一數字超過此前成交低迷股價連續下挫時期,顯示出更強的目的性。

  有機構人士指出,雖然戰略新興板的推出給不少企業帶來登陸資本市場的另一種選擇,但對於掛牌公司而言,不一定都能成功“轉移陣地”。一批好企業會轉投戰略新興板,但更多企業或期待擠上新三板創新層,兩者至少需要拿下一個,不然融資空間可能會被大幅壓縮。

  “但整體來看,單純做市值而進入創新層的公司更像是在使用‘美人計’,它們沒有依靠凈利潤和營業收入等財務指標進入創新層的公司那樣具有穩健經營的特質。”私募人士對記者表示,雖然第三套標準主要從市場表現方面衡量公司潛質,但考慮到創新層維持標準也不低,脫離了基本面的支撐,或將對那些通過資本運作登陸創新層的企業不利。畢竟,在市場化的新三板,還是要靠企業的實力説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