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美元債務浮出水面

  • 發佈時間:2016-01-12 00:30:4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美聯儲2015年12月啟動加息的背景下,全球投資者對於新興經濟體的債務風險開始愈發關注。摩根大通日前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新興市場類主權債發行的速度超過了主權債發行的速度,類主權債存量從2014年的約7100億美元升至2015年底的8390億美元左右,創歷史新高。從歷史上新興市場債務危機情況來看,一旦相關境外債務出現較大規模違約,相關國家政府存在介入兜底預期。

  而在各類中資企業的海外負債方面,來自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中國的國際借貸為1.25萬億美元,比當年第一季度增加了373億美元。更重要的是,上述國際借貸中一年以內的短期貸款從第一季度的60%左右上升到70%左右。而橫向對比人民幣匯率的同期表現,該時期內人民幣匯率整體表現為“波動率幾乎為零”的一條直線。綜合中金公司等研究機構測算,近兩年中資企業累計新借貸的各類海外債務整體超過1萬億美元,這其中不僅以大量的短期貸款為主,更值得關注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大量企業的短期限跨境套利資金。

  有外貿行業資深人士指出,過去幾年,許多中資企業廣泛從事于跨境人民幣升值套利活動。較為常見的是,中資企業的海外子公司憑藉母公司在國內銀行開出的美元信用證擔保,從海外銀行獲得短期美元貿易貸款。然後海外子公司把獲得的美元資金以各種方式匯入國內,提供給母公司在國內投資獲利。

  來自嶺峰資本的測算顯示,過去幾年,半年期美元貿易貸款利息大約3%,如果匯入國內並投資于理財信託産品,則可能實現10%左右的回報。再加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和資金的杠桿率,套利企業資金的潛在年回報率最高可達20%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宏觀經濟的升級轉型完全能夠保障中資企業正常的國際債務償還。部分中資地産企業和中資航空企業出於匯率風險的考慮提前償還美元債務,由於其總規模較小、償還時點較為離散,整體負面影響相對有限。而相較于部分企業出於正常財務角度提前還款,大量違規企業套利交易的集中反轉,仍可能將對人民幣匯率帶來明顯衝擊。整體而言,由於美聯儲升息、海外美元貸款利息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趨弱等因素,套利資金短時期集中撤出,對人民幣匯率乃至國內資本市場的穩定都將帶來顯著的不利影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