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兩點半”頻繁變盤

  • 發佈時間:2015-11-13 01:56: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於所有經歷今年市場大幅調整的投資者而言,“兩點半現象”並不陌生,在A股市場6月大幅調整直至救市資金進場,股指總是在下午兩點半左右出現大幅跳水或上漲的情況,而似乎頻繁被驗證的“兩點半”時點也成為不少投資者內心認定的變盤信號之一。

  以今年7月市場行情為例,7月2日下午兩點半,經歷兩周大幅下跌的大盤在“兩桶油”和“四大行”等藍籌的放量上攻下,轉而翻紅。7月3日,上證綜指再度急促跳水,午後兩點半再次出現翻紅後砸盤現象。7月27日,滬指大跌8.48%,創8年來單日最大跌幅,而跌幅大部分主要發生在午後兩點半之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預示下跌趨勢外,“兩點半”也成為指數拉升的典型時刻。8月13日收盤前最後半小時,大盤指數在下跌1%之後遭遇強勢拉升,題材股紛紛走強,當日市場上演“V型反轉”行情。無獨有偶,8月27日,在海外股市暴漲的氛圍影響下,A股市場也出現了拉升行情。儘管當日午後開盤再出現題材股殺跌情況,但兩點半左右時刻,行情再次翻轉,指數最後半小時飆升178.93點,上漲幅度達6.15%,當日收盤滬指收復3000點。

  對於屢次被驗證的“兩點半”現象,業內人士卻僅將其作為偶然因素考慮,並不將其作為投資決策可參考的規則。“A股市場存在長期的季節性因素,也存在短期的季節性因素。長期因素以月度為主,平常説的春節行情、6月錢緊等等因素;短期則可能縮小在日內,而‘兩點半現象’正是一種日內季節性因素的現象。”某大型券商機構量化交易研究員表示,此前市場討論的“兩點半現象”實際上屬於典型的短期現象,從市場6月調整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而近期“兩點半現象”其實並不明顯,總體經歷了先加強後削弱的過程。

  “‘兩點半現象’一旦被發現,實際上就已經失效。這是由於季節性背後是由大資金或大籌碼作為依託的,市場必須在這個時點有強力的必須買或必須賣的理由,才會令這個現象長期出現,但場內資金的博弈性很強,市場投資者會在這個被預期的時點留出預期,然後先於這個時點買賣,這也意味著這個特殊時點本身會失效。”上述研究員表示,當前A股市場正在回歸常態,這種特殊的日內季節性因素也會逐漸消失淡化。“‘兩點半現象’只是一個曾經存在的因素,目前從市場表現來看,這一現象實際上已經消失。”

  從日內交易或周內交易規律看,除了“兩點半現象”之外,還存在創業板“十一點”以及周內星期三的現象。“特殊時點只是某個時期的一個大概率事件,但從長期來看,這個規律會失效。比如6月股市大幅調整期間,當早盤出現寬幅震蕩後,創業板指數就會準時在十一點跳水;而從10月市場反彈開始,每逢週三也會出現指數翻綠的情況,主要也是因為資金避險情緒比較嚴重。”一傢俬募機構投資交易員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