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 中國經濟前景向好

  • 發佈時間:2015-10-12 01:22: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枕河

  201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秋季年會9日至11日在秘魯首都利馬召開。與會的多國財經官員和專業人士紛紛表示,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美聯儲加息預期等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地區間的分化可能加劇。對於中國經濟,多數專家認為中國經濟整體前景仍然向好,特別是經濟發展品質將得到提高。

  整體下行風險加劇

  IMF首席經濟學家莫裏斯·奧布斯特費爾德在發佈會上指出,全球經濟增長仍處於溫和狀態且不均衡,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走勢分化,新興經濟體內部增長前景有別。IMF在最新一次的展望報告中預測全球經濟今明兩年將分別增長3.1%和3.6%,比今年7月時的預測值各下調了0.2個百分點。

  奧布斯特費爾德強調,目前美英等國經濟穩定復蘇,但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並不樂觀,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大宗商品出口國經濟下行是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美聯儲即將開啟的貨幣政策正常化等,世界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看起來比幾個月前更加明顯。除了宏觀經濟弱于預期,全球金融局勢也面臨挑戰,特別是發展中經濟體仍需防範金融風險。

  IMF貨幣與資本市場部主任何塞·比尼亞爾指出,目前發達經濟體的金融穩定狀況已有所改善,但金融風險正在從發達國家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私營部門過高的杠桿率和對全球金融市場更高的敏感度,使企業更易受經濟下行的影響,新興經濟體存在資本外流和資産惡化的風險。但發達經濟體的風險也並沒完全消失。

  IMF還警告美國不要急於大幅加息,因為此舉或對新興經濟體造成諸如資本外逃等影響。

  此外,出席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部長級會議的官員們在公報中指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繼續採取措施提升短期和潛在增長水準,保持財政可持續性,降低失業率,管控金融穩定風險和促進全球貿易。

  中國經濟獲積極評價

  儘管全球經濟增長風險有所上升,但IMF並沒有調降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測。與會期間,多位專家積極評價中國經濟形勢。

  奧布斯特費爾德表示,中國從過去以出口和投資驅動為主向以消費驅動為主的增長模式轉變是必要和健康的,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基礎設施投資將確保中國經濟穩定增長。

  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主席、墨西哥央行行長卡斯滕斯指出,中國正在進行的向更可持續發展的再平衡是受歡迎的。此外,目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疲軟的影響仍令人擔憂,尤其是對出口國,其中很多是低收入國家。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表示,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呈上升趨勢,但不應過度擔心中國經濟放緩,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巨大貢獻者。

  IMF總裁拉加德強調,中國在轉向以消費為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過程中能保持現有增速,其表現已足夠好。經濟轉型過程出現波動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適應這種波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在經濟轉型中加強市場在匯率決定中的作用表示歡迎。IMF近期還發佈政策建議稱,中國經濟放緩幅度在預期之內,中國經濟正向更安全、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轉變,可以預見,隨著中國進一步推進財政、社保和國有企業改革,經濟增長轉向內需拉動型,世界將從中受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