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債市接棒大類資産配置

  • 發佈時間:2015-09-23 02:31:0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A股市場的劇烈調整在顯著降低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同時,也讓大類資産配置的輪動重歸債市。

  博道投資合夥人、債券高級投資經理陳芳菲告訴記者,從近期國內資金流向來看,股市的大幅調整使避險情緒增大,大類資産配置中固定收益類産品的需求激增。不僅如此,由於IPO暫停,量化策略的對衝産品遭遇新的監管措施,中低風險偏好的資金也在加速流入債券市場;此外,銀行理財規模在快速增長,目前市場上高收益資産欠缺,這也導致理財資金大量流入債券市場。種種跡象顯示,整個社會的大類資産配置傾向發生明顯變化,債券市場正成為投資者最青睞的大類資産配置對象。

  陳芳菲認為,各方面綜合分析顯示,債券市場正處於一輪慢牛行情之中。從宏觀經濟面分析,高投資增長難以持續,並將給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帶來深遠的影響,中國的潛在經濟增速面臨下一個臺階的壓力;從資金面來看,匯率適度貶值提升貨幣政策獨立性,而超預期的同時降息、降準,則意味著寬鬆貨幣政策持續。雖然人民幣貶值預期下,會形成較大的資金流出壓力,但可以相信的是,央行會採取對衝措施,確保流動性適度寬鬆,資金流出對債市衝擊有限;與此同時,股市大幅回調後,監管重心偏向防風險,有利於引導降低風險偏好,利好債市。

  她稱,從機構的配置來看,銀行出現一致性增配債權資産的趨勢,其中,部分城商行的債券佔比已經超過貸款,大型商業銀行的債券佔比也在顯著提升;保險機構的債券資産佔比目前處於歷史最低位,而在A股市場劇烈波動的背景下,保險資金有減持股票和基金的動力,未來配置債券市場的空間巨大。

  陳芳菲認為,可以預期,在宏觀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中國的利率持續下行將會成為大概率事件,投資者獲取投資收益的風險陡然上升,且渠道更窄,這將引導更多的投資者將資金配置在固定收益類産品上。不過,她也提醒投資者,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不宜對固定收益類産品抱以過高的收益率預期,應當放平心態,注重合理的風險回報。(李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