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指數化投資亟需優化投資者結構

  • 發佈時間:2015-09-23 02:31: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官平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市場波瀾起伏,産品創新與制度建設不斷深化,指數化投資引起監管層、資産管理機構和投資者群體的高度關注。同時,由於當前國內股票市場機構投資者佔比仍然較小,使得指數化投資遭遇“散戶市”發展瓶頸。

  9月22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辦第九屆指數與指數化投資論壇。會上,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市場環境為指數化投資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應加快養老金、企業年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入市步伐,優化市場投資者結構,不斷拓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廣度深度。

  指數化投資遭遇發展瓶頸

  指數化投資上世紀70年代于美國興起,特別是90年代,ETF産品的出現導致了指數化投資在全球市場蓬勃發展。

  作為一種被動式的投資方式,指數化投資與主動式投資方式的根本差別,在於它完全按照指數樣本股票的組合進行投資,基金管理人不進行選股,而將選擇股票的權利交給指數編制機構。其特點和優勢在於投資風險分散化、投資成本低廉、追求長期收益和投資組合透明化。

  “真正上規模是2005年,推出國內市場第一個ETF——上證50ETF,十年間從整個市場規模、增長速度來看,可以説不盡如人意,目前為止權益型的規模2000億不到,這跟整個中國資本市場、中國經濟、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是非常不相配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基金業務部總監施東輝在上述論壇上説。

  施東輝認為,從運作來看,中國市場85%以上的成交量由散戶貢獻,機構投資者還很不發達,整個市場運作或者定價,基本就是一些聰明的人或者敏感的人,先發現了一個題材,然後引導市場,在有漲跌幅限制環境下無數散戶跟進去,在極短時間內把一個概念或者一個題材炒到極致,表現在整個市場的運作上,就是一個典型的“牛短熊長”。

  施東輝表示,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不會買一個指數化的所有股票做長期投資,因此指數化的産品,特別是場內的指數化的産品發展情況是不盡如人意的,很遺憾的是,我們這次救市是直接買股票,而不是買ETF。因為我們機構投資者不發達,所以這種指數化的工具大家用得也不多。

  加快優化投資者結構

  很顯然,投資者結構的不合理使得指數化産品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深圳證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總監陳文權表示,深交所基金市場發展十餘年,今年8月底上市基金産品大概470多只,資産規模不到2000億人民幣,和6月底、7月初高峰相比有所下降,6、7月份高峰時主要是分級基金規模比較大,場內規模大概4000億左右。

  “指數與指數化投資或者説場內基金産品的發展,和整個資本市場的投資結構、投資文化是高度相關的。”陳文權説,中國市場還是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機構投資者還比較弱小,佔比還比較低,因此大家不太熟悉、不太適應指數與指數化投資,也不太願意購買場內上市的指數基金。

  另一方面,陳文權表示,ETF産品是比較好的産品,有包括透明度比較高、跟蹤誤差比較小、管理費用比較低、交易費用比較低等很多優勢,從理性角度,ETF應該有生命力,但是因為在大的市場環境下,確實發展不盡如人意。但資本市場也是一個逐漸走向成熟、走向規範、走向理性的過程,ETF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看好的,五年、十年後中國ETF市場能發展起來。

  從交易所角度來看,陳文權認為,第一,交易所要完善相關的配套制度,包括交易機制等等,要完善ETF交易和申贖平臺,要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加強對市場的培育和投資教育。通過交易所和市場各方共同努力,ETF市場從長遠看,在國內還是有很大潛力和很有生命力的。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股指事業部總監遊航也表示,散戶為主的市場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很多投資者連ETF是什麼都不清楚,最直觀的就是買股票,培養這個市場需要一個過程。除了投資者結構,阻礙我們現在國內ETF市場發展的很重要一個原因,是配套的風險管理産品相對比較少,這麼大中國資本市場,現在只有三個股指期貨産品,這與國內市場規模其實很不匹配。

  “去年底美國股指期貨産品有42個,我們現在只有3個,産品相對單一,使得機構投資者沒有一個非常有效的管理自己風險的工具,在用産品上也有很多顧忌,這也是限制市場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遊航説。

  指數化投資前景廣闊

  實際上,在境外市場看來,國內指數化投資發展速度還是較快的。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及內地事務科聯席主管毛志榮表示,內地的ETF市場發展得非常快,只不過參照係以眾多散戶投資者交易的比例來看,是相對來説比較低,但香港也是這樣,集中度高,有相當一批産品在,但並不是那麼活躍。

  毛志榮認為,從監管、交易所市場組織者角度,應該鼓勵市場參與方多發各種品種,當然監管層面也得考慮風險,但總體來説這是一個市場,應該由市場的力量來發揮作用。

  施東輝也指出,未來指數化投資的創新或者發展,有幾個需要權衡的地方,一是監管層對風險的容忍性和投資者對風險的接受或者管理能力之間要有一個權衡,二是基金公司追求規模增長的衝動或者積極性,跟産品設計的複雜性、風險性之間的權衡,三是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和投資收益的權衡。

  陳文權表示,深交所指數化産品和基金髮展,一是要發展有特色的指數體系,將指數轉化為相關的上市基金産品,不斷拓展深交所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廣度深度。二是做大做強深交所一些核心指數ETF。三是在規範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分級基金的規範、發展。四是下一步産品發展要聚焦跨境産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