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應用“生命週期”資産配置重塑定投

  • 發佈時間:2015-08-10 00:32:1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 李穎

  今年7月以來,市場行情振幅顯著加大,大多投資者無所適從,此時的行情被戲稱為“猴市”。然而,難道“牛市”和“熊市”行情就會清晰可辨嗎?

  無論牛熊市均會出現“漲中有跌、跌中有漲”,通常行情過半、甚至接近完成時方才會被廣泛確認,此時牛市最豐厚的收益已然錯過,熊市猛烈下跌已將投資者深陷其中。如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間大牛市行情時期,相當數量的投資者直至4月方才確認股市“大牛”行情,開始大舉提升偏股型基金的配置,卻在後市6、7月遭遇市場快速下跌,盈利幾乎損失殆盡甚至虧損嚴重。因此,行情的複雜性往往讓擇時交易投資者頻頻出現“反向操作”,陷入市場的波動身心俱疲,大多投資以失敗離場而告終。

  擇時不如定投

  相比期望精準踩點一夜暴富,“定投”或許是更適合大多數投資者的策略,其價值值得重視。定投的主要特點是分批投入、分期投入、有規則的執行,可以幫助投資者在股市更高概率獲得較好收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國股市向來牛短熊長、短期波動很大,但大部分股票長期趨勢總體向上,只要足夠長時間留在市場大概率能實現資産增值。定投“有規則、分批投入”有利於投資者慣性堅持、實現長期投資;

  其二,定投幫助投資者在不同時期分批投入,平滑了市場風險,使投資者不至於在市場低位時不敢買入,高位時卻投入過多。

  引入“生命週期”

  資産配置的定投

  萬事開頭難,在定投開始的頂層設計中引入“生命週期”資産配置理念,有助於投資者形成適合自己的差異化定投方案,更客觀的匹配風險與收益。

  首先,“生命週期”配置理唸有助於修正定投者的“假性”風險偏好,樹立較客觀的定投資産配置參考標準。傳統的定投方式中,投資者風險偏好測定結果通常具有一定的“假面性”。如行情好時,為了能夠投資于高風險産品,中低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往往會自我認定為高風險偏好,隨著後續行情的演變,容易因無法承受風險或現金不足而斷供。此外,大多數投資者不能正確認識到,理想中的未來生活品質需要配置相當比例高風險收益産品才可能實現,而在實際投入中低配了高風險收益産品。“生命週期”資産配置理念的引入,有助於為定投者提供較客觀的頂層設計參考。

  其次,“生命週期”資産配置理念不僅應該應用於每期定投金,更應該應用於定投者所持有的整體資産。傳統的定投策略中,無論是市盈率法還是指數點位法,均是引入了變相的擇時操作,目的是為了實現更高的收益。然而筆者認為,對於投資者而言,更重要的是不同年齡階段的投資風險敞口。因為定投時間越長,積累的投入資金和資本利得總和越大,股市高波動會對資金賬戶造成很大的影響。而此時投資者往往已經臨近收入較低、需要更多醫療保障的退休期,較大幅度的下跌對投資者生活品質將造成很大影響。投資者可以參考生命週期配置理念,在收入增長較快的青壯年期對每月定投金額和持有的總資産保持高風險配置,並隨著年月增長10年左右調整一次配置的參考標準,直至臨近退休的最後五年中,使長期定投所形成的資産增值成果獲得較大限度的保全,為緊接著的退休生活提供較好的資金保障。

  “生命週期”配置也可以變相應用於不同時間目標的定投,如子女大學教育準備金、子女婚嫁準備金、購置房産備用金、退休旅遊準備金等。投資者應考量實際定投資金將被使用的目標時間,而不是過於考慮定投資金期望達到的目標收益。例如五年後將大概率被取用的定投項目,不應該配置過高比重在權益類投資中,因為儘管定投可以平滑風險,但很難保證五年後取用之時正處在快速下跌的熊市之中,前期積累的投資金快速被損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