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大額存單未衝擊理財業務

  • 發佈時間:2015-08-07 02:09: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高改芳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日前發佈通知,擴大大額存單發行主體範圍,由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核心成員擴大到基礎成員中的全國性金融機構和具有同業存單發行經驗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及外資銀行,機構個數由9家擴大至102家。

  儘管大額存單並未受到市場追捧,低於市場平均水準的收益率更是讓個人投資者“敬而遠之”,但是銀行界人士認為,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大額存單的推出意味著利率市場化進程已接近尾聲,大額存單利率實現市場化方式確定,是中國存款利率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將為全面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此外,目前不少外資銀行存貸款利率倒挂。有了大額存單業務之後,對他們流動性管理、資金渠道的拓寬和成本的降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遇冷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針對個人的大額存單,除了一年期産品有的銀行執行3.06%的發行利率以外,大多數銀行給出的利率都是3.15%。其餘期限産品的定價也差異不大,約為同期存款利率上浮40%。比如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三個期限産品的利率分別為2.60%、2.90%和3.15%。此外,受6月28日央行降息影響,各銀行産品利率普遍有所下降。

  自大額存單發行以來,雖然第一批9家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銷售情況相對較好,基本全部完成預定額度的銷售。但大額存單並未激發市場的認購熱情。

  某小型商業銀行的資深人士介紹,大額存單業務並沒有對理財業務造成衝擊。原因在於,存單流動性不好。目前存單不能提前兌付的,只能轉讓。但轉讓的話必須是上下家“手拉手”去銀行辦理轉讓。因此投資者的積極性不高;其次,大額存單收益不高,期限一般一年以內。對於不缺錢的個人客戶,更傾向於買理財産品和資管産品。哪怕是貨幣基金,大多數時候的收益也比存單高。

  該人士介紹,目前他所在的銀行對個人大額存單業務也興趣不大。因為銀行的産品線設計,是不能造成本行産品之間相互競爭的。所謂産品線設計,是應該有個覆蓋面最大原則和內部打架最小原則。一旦針對個人的大額存單業務全面鋪開,會對銀行現在的存款定價機制形成衝擊,引發新老客戶的不滿。還可能會對銀行的理財産品形成衝擊。

  利率市場化臨門一腳

  第三方金融服務方案提供商威科金融認為,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大額存單的推出意味著利率市場化進程已接近尾聲。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隨著貸款利率放開,存款利率放開成為了利率市場化中的臨門一腳,大額存單以市場利率定價,體現其突破存款利率上限約束,為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做出了貢獻。

  然而,由於大額存單發行利率仍受制于全國性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自律約束,從之前存款利率上限上浮1.5倍但並沒有銀行一浮到頂的市場反應來看,同時結合發行初期限制在10家銀行,短期而言對於銀行負債成本衝擊不大。銀行已推出的大額存單利率大多是同期限基準利率上浮40%。

  大額存單屬於低風險收益産品,其收益率與目前市場上的銀行保本理財産品相距較小,加之其較高的流動性,以及還可作為出國保證金開立存款證明或作為貸款抵押,同時在客戶滿足自身業務需求時又能獲得較高的收益,這些大額存單特有的功能,都可能對銀行保本理財産品造成衝擊。尤其對於不允許購買理財産品的大型外企而言,大額存單有一定吸引力。

  華融證券的研究報告稱,經濟進入新常態,利率市場化改革也將完成,傳統息差收入走入困境。監管環境趨松,鼓勵混業競爭,大型商業銀行通過混業經營增收提效的同時,也為銀行板塊估值向上打開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