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妙手難覓 俗手易行

  • 發佈時間:2015-08-05 04:31:2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興業全球基金 陸申旸

  最近一則微信講述16歲就奪得世界冠軍的南韓棋手李昌鎬的獲勝法則:不同於其他選手,他從不在比賽中追求高效行棋一招制勝的妙手,相反,每手棋他只求51%的效率,獲勝的過程卻少了一份精彩。這種相較平庸的手法也被稱之為俗手。

  51%的效率,意味著循序漸進、從容冷靜地攻守兼顧。1%看似微不足道,但二三百手一局棋,對手難於不露馬腳。當然,更難於李昌鎬持續地掌握這1%的火候而讓對手無隙可乘。不求勝而自勝是俗手法則的精髓所在。

  俗手法則同樣也適用於投資。巴菲特曾説過複利和時間是其投資最主要的推動力,追求價值投資的他並不會把追求當期回報或無限未來憧憬作為擇股投資方向。也因為這樣,他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網際網路泡沫中並未購入相關股票,也整整被市場嘲笑三年之久。相反,持續穩定的獲利能力是他主要的擇股標準,看似平淡,卻是他持續戰勝市場的原因所在。

  相反,因做空按揭貸款證券狂賺37億美元而被譽為“華爾街最靈敏獵豹”的對衝基金經理保爾森,在2011年至2013年間在歐債、黃金等不同領域急於複製原有的對賭經驗,在時間和對象都不確定的情況下,依舊執著卻盲目地“對賭”著。成功也不會輕易被複製,他掌舵的Paulson&Co基金公司在2011年規模峰值359.8億美元後連續重挫並縮水六成之多。加之其又陷入與高盛合謀的“欺詐門”事件,保爾森名氣依舊,口碑卻不如從前。

  孫子兵法中所説“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找到足夠的安全邊際比抓住一隻牛股更重要。巴菲特也説過,投資最重要底線是不虧損,建立合理的安全底線而緩圖之。然而投資者在選擇時卻總盲目抓住那些坐擁“單品爆款”牛股的産品,放棄寥寥無幾的不溫不火卻長期跑贏的“不倒翁”産品。

  反觀剛過去一輪行情中,貪圖暴利、急功近利將我們蒙蔽。實現利益最大化往往成為投資者最重要的目標,無論市場如何警示,卻難免不陷入追漲殺跌的怪圈。用51%效率進攻,49%用來防守,首先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不論是投資還是戰爭,都是第一要訣。

  一夜暴富只是投資者的一場春夢,現實更像是一種漫長修行。市場慢步緩行,更需投資者放寬心態選擇俗手投資,不要期冀于妙手回春,俗就俗吧,贏在最後才是硬道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