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供給壓境 債市糾結

  • 發佈時間:2015-05-26 02:31: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輝

  近期宏觀經濟基本面及貨幣政策未有超預期表現,儘管銀行間流動性仍保持深度充裕,但地方債供給壓力上升以及經濟企穩預期增強等因素,仍導致債市行情整體偏弱。分析人士指出,短期來看,如果沒有新驅動因素,債市難以打破“糾結”局面,經濟基本面變化、資金利率價格向長端傳導以及未來貨幣政策動向,仍是後市關注的主要焦點。

  供給施壓 收益率小幅回升

  進入5月份以來,受供給層面等多方因素壓制,債券市場整體走強動力明顯衰減,儘管短端利率在充裕資金面支撐下仍維持低位,長期利率債收益率更是出現明顯反彈。特別是上周,在置換地方債“出籠”的背景下,利率債市場進一步呈現整體弱勢下行格局。

  數據顯示,上周現券市場上,利率債收益率曲線平行上移,國債、國開債收益率平均分別上行5BP和10BP。其中,1年期國債、國開債分別上行4BP、15BP至2.38%、2.70%,3年期國債、國開債分別上行6BP、8BP至2.83%、3.44%,10年期國債、國開債則分別上行3BP、10BP至3.42%、3.97%。

  一級市場方面,在地方債擠壓利率債需求的市場擔憂情緒下,上周傳統利率債招標結果較為平淡,主流機構顯露出偏好短債傾向。上週二國開招標偏弱,長端利率高於二級市場近5BP,認購倍數較低;上週三農發債和上週四口行債的新債發行利率也與二級市場持平;僅週五發行的50年期國債由於較為稀缺,中標利率大幅低於預期。一級市場人氣的弱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二級市場出現調整的原因之一。

  海通證券等機構指出,儘管過去一段時間銀行間流動性始終保持深度充裕,但利率債市場仍出現明顯調整,在很大程度上與地方債供給壓力上升、財政政策托底以及經濟企穩預期增強等因素密切相關。

  短期膠著 中期向好

  在近期債市做多動力明顯不足的背景下,機構普遍認為,如果沒有新驅動因素,債市短期內將難以打破“糾結”。宏觀經濟能否企穩、資金利率價格能否顯著傳導至長端以及貨幣政策的下一步取向,成為後續債市關注的主要焦點。

  光大證券表示,最新公佈5月匯豐PMI初值為49.1%,位於榮枯平衡點之下,低於市場預期,顯示經濟下行仍在繼續。隨著五月官方數據的公佈,這一趨勢的確認和市場對貨幣進一步放鬆的期待,將有望成為打開收益率下行空間的催化劑。光大證券亦指出,考慮到目前資金利率下行從短端向長端傳導速度較慢,短期債市可能仍陷膠著,難起大的波瀾,但預計宏觀經濟短期下行趨勢不會明顯扭轉,這可能在未來成為推動債市走出弱勢盤局的重要力量。

  總體而言,目前各方對於中期貨幣政策繼續放鬆給債市帶來的基礎性支撐,普遍仍持有樂觀態度。興業證券表示,如果短期地方政府融資沒有明顯改善,二季度社融增速將大概率跌破13%,為了解決資金缺口,預計央行還需要進一步的降準降息來改善貨幣條件,加大穩增長的力度。該機構表示,考慮到全社會高收益資産的稀缺性,利率債長端在當前水準上已經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收益率向下仍有較大空間。

  銀行間1年期和10年期固息國債收益率走勢對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