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泡沫之爭再起 部分機構認為合理

  • 發佈時間:2015-04-03 00:56: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由於創業板持續三個月的任性狂奔,目前創業板的整體估值水準已經達到88.1倍,超過納斯達克指數在泡沫頂峰時期的水準。一鼓作氣的上漲令不少投資者心慌意亂,而上周以來,創業板指數出現了數次調整,市場開始擔憂這是否是創業板泡沫破滅的前兆。人們談論網際網路的語氣和各種研究報告大力推崇“新”經濟的情形與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不由得使人聯想起2000年納斯達克科網泡沫破滅的故事。

  根據Wind資訊統計,如果與歷史相比,從市盈率來看,創業板TTM市盈率88.1倍,納斯達克網際網路泡沫頂峰時期前向市盈率72.2倍;從市凈率來看,創業板當前市凈率9.87倍,納斯達克網際網路泡沫頂峰時期市凈率8.9倍;佔全市場市值比例來看,創業板目前總市值佔全部A股市值不到10%,而納斯達克泡沫頂峰時期佔美國股票市場總市值36%。

  “這一波網際網路有泡沫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合理的成分。”融通領先成長基金經理劉格菘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現在創業板平均估值80多倍,很多人都在討論創業板的泡沫問題,這其實是用傳統的PE估值來衡量的。“但是創業板到底適不適合用PE去估量它的價值,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創業板的很多公司都在向網際網路轉型,其商業模式發生轉變,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正在重構企業的商業環境、個人的生活場景、政府的行為方式,傳統産業正在被網際網路跨界顛覆,估值體系也正在被重構。對於網際網路企業而言,前期階段就是累積用戶,有了用戶黏性後才能有轉化率,有了轉化率才能變現。在這種情況下,現金流會比傳統行業差,但後期會加速。這時用PE方法算創業板肯定有問題的。”

  劉格菘認為,拿現在的創業板的估值水準和2000年的納斯達克比肯定是不合適的,因為2000年是PC(個人電腦)時代,現在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當時的PC網際網路變現模式只有幾種,遊戲、廣告和電商。近兩年智慧終端滲透率提升後,變現模式增加了很多,包括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支付,包括供應鏈金融等。這些變現模式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網際網路對企業的運作對經營方面的改造也正在落地,對生産效率也會有實實在在的提升。

  “自2012年末以來,接近兩年半的時間裏,創業板指上漲幅度超過300%,我覺得持續時間這麼長,漲幅如此巨大的一波行情,已經可以定義為一個長期趨勢了,所謂的主題投資、概念投資是不可能貢獻一個如此波瀾壯闊的行情的。”大成網際網路思維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李博對記者表示,這個趨勢是否逆轉要看導致這個長期趨勢的核心驅動力有沒有逆轉,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迫切需求,和經濟增長增速中樞下滑的真實性壓力這兩個核心驅動短期內看不到有本質性變化的可能。

  深圳一位今年業績處於領先地位的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這一波牛市比較明顯的特徵是居民大類資産配置發生變化。“我在渠道路演的時候發現,稍微有點名氣的基金經理一發基金都是50億到100億元。現在市場還能容納比較大的資金,並且現在還遠沒有到牛市那種瘋狂的階段,所以短期是沒有危險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