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李鬼”信託頻現多種方式可驗身

  • 發佈時間:2015-03-28 09:52:2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信託理財

  □ 本報記者 劉夏村

  近日,某銀行長沙市韶山路支行因牽涉湖南博灃資産管理公司的假信託産品無法兌付,遭投資者堵門。近年來隨著信託市場的發展及信託認可度的提升,一些非信託機構借信託之名發行“李鬼”産品,讓投資者蒙受損失。業內人士提醒,目前國內共有68家正在營業的信託公司,投資者應當從産品發行機構、打款途徑、投資門檻等多個方面“驗明真身”。

  據報道,前述湖南博灃資産管理公司在實際操作中,以委託認購正規信託産品的名義,讓投資者將錢打給博灃公司,然後博灃再向投資者分配收益;甚至炮製不存在的信託産品,通過委託認購的方式從投資者手中集資。博灃公司將投資者的資金裝入自己的口袋。相關監管部門證實,博灃不能發行信託産品,也沒有銷售信託産品的資格。

  實際上,近年來隨著信託行業的發展以及信託産品的認知度越來越高,一些第三方理財等非信託機構借信託之名發行理財産品,使理財市場不時出現虛假産品。去年就有多家信託公司發佈公告,表示其被“冒名頂替”。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在去年5月,某第三方理財銷售網站挂出一款名為“中糧信託·衡智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産品。隨後,中糧信託在其官網上發佈公告,稱“公司從未發起、銷售或發行名為‘中糧信託·衡智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信託産品”。中糧信託同時表示,未同意或授權任何第三方機構進行與此相關的資訊披露、産品銷售與發行。

  另外,去年2月末,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當地33家“無證經營”的信託公司進行整改。

  對於頻頻出現的“李鬼”信託産品,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可通過多種方式“驗明真身”。

  首先,信託産品只有持有銀監會批准的金融牌照的信託公司才能夠發行。目前有68家信託公司營業,相關公司名錄可在銀監會官網查詢。其次,投資者可以到信託公司、具有銷售信託産品資格的金融機構購買信託産品。再次,投資者在選擇信託産品時,應當到相關信託公司官網核實産品是否真實存在,並關注該産品的起始時間。投資者在打款時應注意,認購任何一款信託産品時,資金都是直接打入信託公司在銀行設立的對公賬號,不經手任何非信託公司的第三方。最後,一般信託産品的投資門檻為100萬元,少數為50萬元,不存在以5萬元、10萬元為認購起點的信託産品。此外,業內人士強調,購買相關産品時不要盲目相信任何推薦,投資前一定要確認已經了解産品資訊和産品風險,簽署合同要親自確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