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矽谷搖籃 探秘高科技創新
- 發佈時間:2015-01-31 01:43: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e流行
□ 本報記者 王榮
黃磚紅瓦,十七世紀西班牙傳道堂樣式,斯坦福大學的樓房四平八穩,沒有風格怪異,但這裡卻是著名的美國矽谷的搖籃,孕育了現代科技文化。
美國時間1月29日,中國證券報記者隨百度《The BIG Talk》活動首次走進斯坦福大學,走進矽谷,探討助推智慧社會的創新秘密。
短暫的學習
如果不是熟悉的人提醒,很難發現已進入斯坦福大學校區。沒有圍墻、沒有大門、沒有牌匾,斯坦福大學更像是一個大型園林。
進入大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土黃色石墻環繞下的紅屋頂建築,拱廊相接,最顯眼的就是那一片淚滴形草坪。加利福尼亞州的冬季氣候頗為溫暖,校園裏隨處可見騎單車穿行的學生。
圍繞中心廣場的是商學院、地學院、教育學院、工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等星羅棋佈。往外,就是斯坦福科學園區、植物園、高爾夫球場和若干個科學試驗場。
記者在斯坦福大學聆聽了兩位副教授的演講。“如果視覺、聽覺、味覺、觸覺不得已將失去一個,你會選擇哪一個?”斯坦福大學副教授Allison Okamura以這樣的開場白來介紹其在智慧機器人方面的研究。她介紹,在加入觸感反饋之後,機器人更為智慧。
另一位副教授則是虛擬人類交互實驗室創始人傑裏米·拜倫森,他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站在虛擬的鏡子前,按一個按鈕,20歲的你立馬看到65歲長相,蒼老的長相或許讓自己嚇一跳,但這也可以警示,當青春不再,你需要更好地規劃未來。
這也是斯坦福大學虛擬人類交互實驗室展現的一個場景,帶上螢幕,通過跟蹤裝置來跟蹤物體移動,然後從跟蹤到數據中展現環境,再通過螢幕來呈現,同時加入聲音和觸覺,以便試驗者感受到虛擬環境現實存在。
目前大型科技公司facebook、谷歌先後投資了從事虛擬現實呈現類公司,三星則是第一個銷售頭部佩戴螢幕的公司。傑裏米·拜倫森説,“今年我們迎來百度、騰訊、華為等中國公司。”
校園與企業
在斯坦福大學實驗室隨時可以感受科研與産業的緊密結合。在研究觸感與機器人的實驗室,記者獲悉,其項目主要用於醫療,項目也均獲得資金支援,更重要的是與醫院達成合作,並非閉門造車。
實驗室內部設置大多看起來並不豪華,以研究觸感與機器人的實驗室為例,一間不足30平米的實驗室,除了有6個工位,其餘空間則是放置各種實驗工具,每一件實驗工具都能感受到經常使用的痕跡。
惠普、蘋果等知名科技公司更是緊鄰校區,而惠普公司起家于斯塔福大學的一個廠房,用現在時髦的名詞,斯坦福大學校區曾是惠普公司的孵化器。
事實上,1951年斯坦福大學創建的斯坦福科技園就是矽谷早期雛形,用其廠房和實驗用房而獲得租賃和服務收入。由於園區的成功發展,吸引一批新創公司落戶園區,成為美國第一個依託大學而創辦的高技術工業園區。
斯坦福與周邊矽谷社區重要聯繫就是其各種實驗室,虛擬人類交互實驗室就先後與多個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傑裏米·拜倫森在做研究的15年間,一直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還得到各種矽谷企業幫助。
另外,從斯坦福大學官網可以獲悉,學校目前有5300個外部資助項目,總計獲得13.3億美元資助。
這恐怕也是“産學研”最好的闡釋,即産業、學校、科研機構相互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強大的研究、開發、生産一體化先進系統,並在運作過程中體現出綜合優勢。
自20世紀50年代,除斯坦福工業園外,斯坦福大學還有一個機構,即大學榮譽合作研究項目,把大學研究人員和産業界的利益結合在一起。
政府對斯坦福大學研究項目也有直接贊助。斯坦福大學雖為私立,但它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政府的公共投資。與此同時,政府為矽谷的不斷擴展提供規劃用地,並不斷改善矽谷的交通狀況。在矽谷,私營公司介入交通建設的程度很低,推廣和資助多種交通形式、減少交通阻塞和交往隔閡,是政府機構的重要職能。
分析人士指出,斯坦福大學之所以能對矽谷企業的生長髮揮如此巨大的作用,根源在於斯坦福大學始終堅持作為研究型大學的核心任務。正是大學、企業和政府三者之間的分工合作,共同推動矽谷企業快速生長和順利發展。
創新推動人類社會
“我們的實驗就是為了幫助人們改善行為。”傑裏米·拜倫森介紹,通過實驗發現,參與虛擬交互的試驗者如果在實驗中幫助別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更願意幫助別人,同時還有類似有關地球氣候變化等實驗,喚醒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矽谷是高科技企業的聚集地,在遊歷斯坦福大學之後,百度The BIG Talk之行,還邀請矽谷科研領軍人物及創新企業領袖分享前沿成果,從數字醫療、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到大數據等領域,探索和利用快速移動的融合技術改造人類社會。
演講內容包括,美國奇點大學生物技術和資訊學項目負責人雷蒙德·麥考利和斯坦福大學訪問教授沃爾特·格林利夫探討基因診斷和數字醫學的關係;麻省理工學院人體動力學實驗室主任亞歷克斯·彭特蘭從金融學角度解讀大數據作用;蘋果公司創始人之一史蒂芬·沃茲尼亞克還分享了矽谷精神等。
雷蒙德·麥考利表示,基因資訊化已迎來爆炸式增長,在未來將為生物創新,醫藥,農業,能源及更多領域提供創新動力。雷蒙德·麥考利此前還暢想,如果有細胞修復機器,通過修復DNA,在沒有罕見病、沒有意外、健康生活的情況下,人類平均可以活到212歲。
科技正在改變人類生活,也將助推智慧社會創新。
新華社圖片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