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儲戶新年“防火防盜防失蹤”

  • 發佈時間:2015-01-24 01:43:2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陳瑩瑩

  “女兒啊,怎麼新聞裏説錢存在銀行也會‘不翼而飛’呢?以後咱們把錢存哪兒才安全?”陳大媽最近接連看到新聞裏關於儲戶存款“失蹤”的報道,憂心忡忡地詢問自己從事銀行工作的女兒王梅。

  王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段時間,除了自己的母親,不少親朋好友向她表達了類似擔心。“最近我們銀行開了好幾次會,就是説這個事情。商業銀行內部管理缺失是原因之一,而儲戶貪圖高收益被人鑽了空子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高收益存款不見了

  新年伊始,多地爆出儲戶存款被盜案件,涉及的儲戶存款金額動輒數百萬元。那麼,為何存在銀行的錢會憑空消失?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這些在銀行消失的存款無一例外和所謂的高息攬儲、貼息存款有著莫大關係。

  2014年初,浙江杭州某城市商業銀行的儲戶張先生查詢賬戶時發現,自己戶頭上的200余萬元存款竟然只剩幾塊錢。經杭州市西湖區警方查明,該案件共涉及多家商業銀行的42位儲戶,總計9505萬元存款“不翼而飛”。

  從張先生的存摺賬目看,2013年11月18日,有一筆250萬元的存款進賬,但其後沒有任何支出資訊。據了解,張先生經人介紹,將錢存到了這家城市商業銀行,並當場獲得了額外的一個紅包:250萬元的10%,即25萬元的貼息。卻不知自己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儲戶的“貪心”給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據介紹,“存款大盜”專門針對各大銀行存款下手。銀行內部人員被買通後,儲戶在櫃檯存錢時,資金被存入後立即被轉到其他賬戶上。

  據了解,除了個人儲戶,不少企業存款也頻遭“黑手”。人民檢察院案件資訊公開網顯示,1月8日,四川瀘州市人民檢察院對涉嫌騙取瀘州老窖存款的四人批准逮捕。嫌疑人僅通過偽造的銀行票證,就成功從銀行騙取瀘州老窖公司上億元存款。“存款丟失還與銀行票證系統有缺陷或存款人資訊洩露有關。”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繼承説。

  資金掮客應走向“歷史”

  “儲戶存款不翼而飛,有時與‘貼息存款’緊密相關。”多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貼息”指除去原有的銀行利息外,還根據存款金額給予儲戶額外利息。通過這類方式完成存款指標,成為不少銀行尤其是地方中小銀行的“殺手锏”。與此同時,造就了不少“資金掮客”。

  貼息存款分為兩種,一種是“陽光貼息”,在銀行貸款額度不足的情況下,某些符合銀行貸款資質要求的企業為獲得貸款,利息由企業出,這種情況下,儲戶的錢並不受影響;另一種是“非陽光”貼息,即不符合銀行貸款資質的企業進行貼息拉存款,這時,存款在存進銀行後就會被轉到企業賬戶上。如果到期企業無法償還本息,儲戶才發現自己銀行賬戶上的錢“失蹤”了。

  “可以説,銀行存款頻頻失蹤與這些資金掮客有著莫大關係。”一位國有大行人士表示,資金掮客在前幾年可謂“風光無限”,不少掮客甚至是銀行行長的座上賓。而這類現象受到包括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在內的多數專家的抨擊,認為其不僅滋生腐敗和套利,而且阻礙了商業銀行的正常、良性經營。

  銀行業內人士坦言,資金掮客亟待走向歷史。2014年9月,銀監會、財政部和央行在《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明確商業銀行不得“違反規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檔次;另設專門賬戶支付存款戶高息”。同時要求商業銀行約束月末存款“衝時點”,月末最後一日的存款偏離度不得超過3%,這讓資金掮客以往紅火的“生意”迅速冷卻下來。

  呼喚存款保險制度

  我國是世界上居民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截至2014年末,中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高達116萬億元。

  因此,不少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儲戶存款“失蹤”與商業銀行內部管理不善有關,但更需儲戶自身的“理性”。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對銀行儲戶而言,要明白國家是有法定的利率規定的,如果去存錢的銀行利率“很不靠譜”,説明可能不是正規存款,要注意辨識;對銀行內部來講,要加強內部管理,防止出現“內鬼”。

  根據多地披露的案情,存款“失蹤”與儲戶也有關係。比如,因為貪圖高息,儲戶竟然簽下“六不”承諾書,內容包括:“不開通短信提醒業務”、“不開通網銀許可權”、“不能通存通兌”、“不查詢”、“不得提前支取”、“不對在銀行工作的親人朋友提起”。

  不少專家呼籲存款保險制度亟待加速推出。“不少儲戶覺得自己的錢只要進了銀行櫃檯就高枕無憂,即便出現問題,銀行也一定會負責。”

  2014年12月1日,央行發佈《存款保險條例(徵求意見稿)》,存款保險制度將覆蓋在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不同類型的機構採取差別費率,最高償付額為50萬元人民幣。所謂“存款保險制度”是指國家以立法的形式,強制要求銀行、信用社等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按規定繳納保費,形成存款保險基金,當個別銀行經營出現問題、存款人利益可能受損時,及時動用存款保險基金向存款人償付受保存款,並採取必要措施維護存款及存款保險基金安全的制度。目前,世界上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