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盧布危機對中國的啟示

  • 發佈時間:2015-01-17 01:04:1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旼旼

  自2014年6月以來,俄羅斯貨幣盧布匯率呈單邊貶值態勢,半年之內匯率貶值一半。儘管俄央行在2014年六次上調利率,並斥資八百多億美元穩定匯率,但依然難以阻止盧布跌勢。

  盧布大跌、資本外逃、銀行承壓、經濟滯漲,俄羅斯經濟面臨著本世紀以來最嚴峻挑戰。

  作為全球最大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如今正處於“三期疊加”敏感期,以及深化改革攻堅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和金融風險升高。盧布危機對中國改革和發展有哪些警示意義呢?

  越依賴內需的經濟越穩定

  俄羅斯經濟過於依賴能源和資源出口,石油、天然氣以及石油製品佔俄總出口額的比重已超過60%。美國參議員麥凱恩甚至戲稱,俄羅斯是“偽裝成國家的加油站”。因此,一旦能源和資源價格下跌,盧布和俄羅斯經濟就會遭受重創。

  1998年俄羅斯發生倒債危機,其導火索也同樣是油價下跌。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國際原油價格從140美元每桶下跌至35美元每桶,導致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下跌超50%,GDP縮水超過6%。

  正是由於俄羅斯這種過度依賴外需的經濟結構,自從前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反覆遭遇經濟和金融危機,居民財富每隔幾年就被清零一次,對普通人影響極大。

  相反,一國內需佔GDP的比重越大,其經濟彈性就越大,受外部衝擊的影響越小。比如日本,雖然陷入通貨緊縮長達20年,同時還遭遇多輪國際金融危機,但由於內需對日本經濟增長的貢獻高達80%,因此整體經濟依然保持相對平穩,居民生活幾乎不受影響。

  對中國來説,如今經濟再平衡戰略進展順利,已經基本走出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近年來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經為負,同時第二産業比重超過第三産業,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佔到半壁江山,這些都是中國經濟彈性增強的表現。

  放開步子別太急

  俄羅斯匯率大幅波動,資本瘋狂撤離,這一切發生的前提是俄羅斯匯率市場和資本賬戶已基本實現自由化。

  在經濟處於順境時,資本項目開放和利率自由化將降低一個國家的資本進出門檻,提高經濟透明度,有利於吸引外國投資。但一旦經濟處於逆境時,就可能導致資本外逃和匯率恐慌性暴跌。這種情況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曾在很多新興經濟體出現過。

  中國央行前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認為俄羅斯的經驗,再次説明資本項目要漸進的重要性。過早放棄資本管制也是俄羅斯頻繁爆發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可否認,開放資本項目和匯率市場化是中國的改革目標。但如何處理資本項目開放、匯率市場化和利率市場化等關聯改革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市場化改革的次第順序,對最終結果至關重要。

  盧布貶值對於中國金融改革有警示意義,在徹底放開資本項目可兌換之前,應先加強匯率價格彈性並完善匯率市場建設。無論是美國的次貸危機,還是本次盧布危機都説明,金融自由化如果步子邁得太大、太急,很可能引爆風險。中國的金融改革,應立足自身國情、密切關注經濟可承受能力、循序漸進。

  對話而非對抗

  本輪盧布危機的另一大原因是西方不斷升級的制裁。對於烏克蘭危機升級的成因,俄羅斯和西方有著各自不同的解釋,雙方也有著相互對立的利益訴求,但俄羅斯採取的對抗性做法代價太大。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在今年的一篇評論中曾感嘆説,烏克蘭危機令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受阻。很難想像,一個國家在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中二十多年後又被踢出了這個體系。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糾紛解決之道必須在合作的大框架下尋求妥協方案,採取單邊軍事和對抗措施將損害各方利益。

  今年美國老牌的《外交事務》雜誌曾就俄羅斯和世界的關係展開討論,西方的焦點問題是:俄羅斯究竟是一個遵守現有國際秩序的國家(status quo power),還是一個試圖修正現行國際秩序的國家(revisionist power)?

  一旦西方將俄羅斯視為是後者,則意味著俄羅斯發展的國際空間將被極大壓縮。這對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國來説,尤其具有警示意義。

  眾所週知,當下的國際治理體系沒有給予中國應有的地位和話語權。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無論在世行、IMF這樣的全球性機構,還是在亞行這樣的地區機構中,投票權都被嚴重低估。

  因此,近年來,中國開始搭建新的國際治理平臺,包括金磚銀行、亞投行等等。但這些努力不應當貼上挑戰現行秩序的標簽,而是對現有秩序的補充。同時,無論是東海問題,還是南海問題,中國在捍衛自己領土主權尊嚴的前提下,也應更多主動承擔緩和氣氛、引導問題化解的責任。

  客觀來説,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經濟騰飛應部分歸功於一個全球化的經濟網路。即便遭遇部分不公,但中國是全球化受益者這一事實不能否認,中國應堅持在國際共識框架下處理和化解糾紛,避免對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