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辯證看待股東人數集中

  • 發佈時間:2014-11-22 01:00: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股民説市

  □ 張根寶

  散戶炒股常以上市公司報表中股東人數的集中作為選股依據,這與二級市場走勢存在著一定相關性。人數越少、表明籌碼越集中,股價走勢具有獨立性,會逆大勢而動;股東人數越多,表明籌碼較分散,股價走勢疲軟,不具有獨立性,常跟隨大盤隨波逐流。所以要對股東人數變動情況進行必要的統計分析,從而可以更好地把握大盤與個股動向。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辯證看待,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股東人數數據來源的滯後性。目前絕大多數股民只能從上市公司年報、中報、季報中獲悉股東人數。不過,年報數據往往滯後3至4個月,中報也要滯後1到2個月,季報則由於沒有硬性規定必須披露股東人數數據,所以能否取得數據只能聽天由命。即使查詢到數據也要注意數據的時效性,4個月時間已足夠讓主力莊家完成籌碼運作(如建倉階段或派發階段)。因此,必須注意這段時間內盤面變化,特別是量能變化,根據這些變化判斷數據的有效價值。一般來説,如股價波動不大,量能沒有劇增過,個股數據較為有效,這表明大資金沒有大規模進出。

  二是股東人數的變動性。股東人數數據還會受到股本變動影響,此外,送股、配股、增發也都會影響到股東人數變化。雖説送股不會影響股東人數,但會影響到個人持股數,這種情況在分析股東人數據時必須充分考慮,並且隨時加以修正。

  三是股東人數的混淆性。上市公司年報中公佈的股東人數為總持股人數,並未單獨指出A股股東人數或B股股東人數。在股東人數分析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些因素對股價的影響,如果不準確統計數據是無法推斷出正確的分析成果。

  四是股東人數數據的欺騙性。隨著股東人數分析技巧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應用,主力機構也開始利用這種分析方法作為誤導散戶、掩護其操作方向的工具,其具體操作方法往往是採取在期末突擊重倉或分倉。

  五是股東人數的片面性。股東人數增加與減少並非股價漲跌的唯一因素,股東人數分析研究只是個股的一個方面,並沒有考慮大盤、政策、國際形勢、資金供給、業績、題材、分紅、增發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僅憑股東人數來研判行情遠遠不夠,還需要配合其他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的研判個股和大勢,才能百戰不殆。

  要知一隻股票在市場上總會經歷吸籌(籌碼逐漸集中)、洗盤(籌碼快要集中)、拉升(完全集中)、派發(籌碼逐漸分散)四個階段。一般散戶常搞不清何時是吸納,何時是派發。有投資者僅用股東人數和每人平均持股數變化進行分析,這僅是一種輔助手段。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被高度控盤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儘量選擇籌碼逐漸集中,漲幅不大或在底部堆量的股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