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新股動態 > 正文

字號:  

張家港農商行股東人數超標 資産惡化成"攔路虎"

  • 發佈時間:2014-08-14 06: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邢曉宇  責任編輯:王文舉

  近日,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家港農商行”)在證監會網站預披露了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招股書顯示,其自然人股東持股佔比超50%,不良貸款餘額、不良貸款率連年攀升,面臨跨區域發展壁壘等問題,上市道路現多只“攔路虎”。針對以上問題,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張家港農商行證券部,截止記者發稿,暫未有任何回復。

  不良貸款率攀升 信貸資産惡化跡象明顯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早在2007年5月,張家港農商行就已正式啟動上市準備工作。但如今一晃整整7年過去了,張家港農商行IPO卻仍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在這背後,其不良貸款餘額、不良貸款率連年攀升,信貸資産日趨惡化成為其上市路上遭遇的第一隻“攔路虎”。

  招股書顯示,張家港農商行2011至2013年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1.89億元、3.16億元和3.92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69%、1.00%、1.08%,連續3年攀升。而根據銀監會數據,2011年至2013年,農商行總體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67%、1.62%和1.66%。如此看來,張家港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在全國農商行中應屬於“中上游”水準,資産狀況令人擔憂。

  此外,招股書顯示,截至2013年末,該行公司貸款投向前三名行業分別為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及租賃與商務服務業,三個行業貸款佔公司貸款比例分別為49.06%、17.56%和8.31%,共計 74.93%。而據今年上市銀行年報集中顯示,製造業正是各大銀行不良貸款率的“高發地”。作為一家地方性的銀行,製造業貸款佔企業總貸款的49.06%,其貸款對象的集中性可見一斑。

  另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報告期末,張家港農商行凈利潤為10.2億元,而截至2013年報告期末,張家港農商行凈利潤為10.5億元,同比增長僅為2.93%。其中,營業利潤為11.9億元,相比2012年同期11.8億元僅僅增長0.78%。利潤增長的放緩,或預示著信貸資産正在出現惡化。

   股東人數嚴重超標 高管年薪“可觀”引質疑

  股東人數嚴重超標、內部員工股數過多被認為是張家港農商行IPO上市的另一隻“攔路虎”。

  據《投資者報》報道,儘管2010年來張家港農商行就開始積極進行內部股份清理,但從員工股戶數來看,卻並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從前後數據對比來看,4年內部股份清理下來,股東總數只減少了8家,自然人股中員工股數反而增加了6戶。不但股東總數遠超監管層200人的新標準,也遠遠高於市場傳聞中金融企業內部持股不得超過5%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該行的的股東數量過於分散也成了其上市的較大障礙。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該行共有股東2213名,其中自然人股東2199名,合計持有85,060.4433股股份,佔發行人股份總數的52.3%;法人股東14名,合計持有77,616.2232股股份,佔發行人股份總數的47.7%。

  業內人士表示,自然人股東較多不利於上市,如何處理股權結構的問題是目前張家港農商行最需要解決的。

  此外,張家港農商行高管年薪“十分可觀”。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在2013年年報中公佈薪酬的9名高管名單中,有7名高管工資超過140萬,董事長王自忠以年薪212萬元高居榜首,行長與監事長年薪均超過170萬元,三位副行長報酬也均在140萬元以上。如此可觀的高管年薪“超工行”,也使得業內質疑聲不斷。

  除了上述幾個因素之外,跨區域發展困難重重也是其IPO之路的“攔路虎”。招股書顯示,張家港農商行實現了農村金融服務的全方位覆蓋。而實際上,該行的跨區域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從2008年設立首家異地支行通州支行至今,該行僅共計擁有8家異地支行和1家異地分理處。如此看來,要由過去的一家地方性商業銀行,發展成為一家跨區域經營商業銀行的過程中,張家港農商行仍面臨重重挑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