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重拾牛市話語權

  • 發佈時間:2014-11-10 00:31: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至少在目前看來,公募基金還不是本輪牛市的主導。“最近私募機構出現在財經媒體上的頻率超過了公募,‘澤熙’可能是這輪牛市的標簽之一,而公募不是。”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市場總監做出了如是評價。很顯然,與2007年相比,資本市場的格局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當年的牛市還沒有産業資本的身影,股權分置改革將大量的産業資本解禁,私募機構的靈活策略加上産業資本的強大實力,成為推動本輪牛市的巨大力量。

  “牛市行情中,公募基金的話語權會回歸。”彭敢説。他認為,無論如何,公募基金依然是普通投資者投資股市的最合適途徑,而近年來,公募基金的長線投資業績也並不輸于私募。事實上,基金的專業投資實力依然經得起考驗。國泰君安表示,近5年來,股票型基金(加權)總指數幾乎全程跑贏大盤;2013年在滬深300下跌7.65%的情況下,七成股票型基金盈利,相比之下個人投資者業績則大為遜色,公募基金的專業化投資能力在業績上得到體現。

  股市的賺錢效應已經顯現,多只表現出色的公募基金規模較年初已經增長了十幾倍,加之並不弱于私募産品的投資業績,一些公募基金從業者認為,如果本輪牛市得以延續,公募基金的市場話語權也有望重新回歸。

  今年國慶長假之後,多只排名靠前的基金凈申購迎來井噴。以今年來始終在股票型基金排名保持前5的大摩多因子策略為例,由於業績得到了投資者的充分認可,截至9月末,這只基金的規模已經較年初增長了8倍,而國慶長假之後的每日申購已經導致該基金對大額申購進行封閉。大摩多因子策略的基金經理劉釗將牛市期間長假之後的基金大規模申購稱為“長假效應”,原因可能是長假期間人們走親訪友傳播了賺錢效應。近期,在中國證券報和中國建設銀行主辦的遍佈全國各地的金牛基金巡講中,投資者面對業績出色的基金經理情緒高漲,耄耋之年的老者又開始熟記基金代碼,公募基金依然是普通投資者參與股市投資的重要選項。“只要市場回暖,基金的話語權還會回來的。”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場總監表示。

  正如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孫傑在基金業協會2014年年會上所説的,總體來看,公募基金是我國經濟生活中最規範、最透明、制度化建設較完善的一個行業,是一個健康的行業。未來,“服務百姓理財,支援養老體系”將成為公募基金助力百姓實現“中國夢”的特有方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