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收益率“水分”多
- 發佈時間:2014-08-30 01:43: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學軍
餘額理財産品收益率普遍下滑,“寶寶”們的收益率已經齊齊破“5”。當前餘額理財市場中,權衡安全性與收益性兩方面,也就唯有銀行發售的理財産品值得關注。
據統計,三個月以上期限的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可以達到5%以上。但大多數投資者不知道的是,這5%的預期收益率中含有不少水分。這裡就幫廣大投資者給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擠擠水分”。
首先,我們先分解一下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和兌付過程,以便大家理解理財産品的“摻水區”在哪。
所有銀行理財産品都有一個募集期,募集時間各有不同,但多數在3至7天。如果有個別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産品發售,基本募集的第一天就已經售罄,投資者只有趕早“搶”。而在銀行方面,對於那些在募集第一天就被搶購一空的理財産品,募集期是不會提前終止的。也就是説,投資者在募集期的第一天搶購到銀行理財産品,其活期賬戶資金被凍結,此時這筆資金只能躺在活期賬戶中“享受”活期利息,直到理財産品募集期結束,才正式開始按照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計算收益。
換句話説,投資者的資金在購買理財産品之初就已經“被損失”了2至6天的收益。
再來看兌付。銀行理財産品到期後,從産品到期日到理財資金到賬日之間,一般會有幾個工作日的時間差。這個時間差每家銀行並不一樣,但多數在2至3個工作日。在這段時間,投資者的理財資金既沒有理財收益,也沒有活期利息,處於“裸奔”狀態。換句話説,投資者的資金在理財産品兌付這一個環節,損失了2至3天的收益。
前後加總,一位投資者購買理財産品時,總計損失4至9天的收益,當然,在購買那個環節,還是有微薄的活期利息收入的。
不要小看這幾天的收益損失,如果將這些損耗統統折算進購買理財産品的收益中,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就不“好看”了。分析師做過這樣的測算,在以下實例中可以看出明顯的對比效果。
例如某款理財産品A,募集期為5天,投資期為62天,産品到期後2個工作日理財資金到賬,預期收益率5.5%,投資金額5萬元。到期共計獲利469.52元,其中包括5天的活期利息2.40元,62天的理財收益率467.12元。
但如果用這個收益反推年化收益率(時間包含産品募集期和兌付期),得到的該理財産品的實際年化收益率為4.97%,遠低於該款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5.5%。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