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中小微企業切莫“上錯板”

  • 發佈時間:2014-08-12 00:47:1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顧鑫

  近期,個別區域性股權市場為業務拓展需要,自稱“三板”、“上海三板”、“南方新三板”等,給企業特別是資本市場尚不發達地區的企業造成困擾,甚至出現有企業由於被誤導而“上錯板”的現象。“上錯板”不利於企業發展,個別區域性股權市場對企業的誤導實際上是一種對自身定位的迷失,任由這種情形蔓延下去,可能導致各地競爭性放鬆管制、監管套利和風險跨區域傳播,甚至引發系統性風險。應抓緊制定和出臺有關措施,真正落實有關監管要求。

  經過20多年發展,我國資本市場逐步形成多層次格局。目前,監管層和業界共同認可的資本市場分層是主機板(含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俗稱三板或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四板)。在國務院和證監會有關文件中,“三板”、“新三板”只指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區域性股權市場和全國股份轉讓系統雖然都服務於中小微企業,但二者存在實質性差異。從市場性質看,新三板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證券市場,屬公開市場,納入證監會統一監管,掛牌公司股東可超過200人;四板市場是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並監管,屬私募和非公開轉讓市場,權益持有人累計不得超過200人。從轉讓方式看,新三板在交易方式選擇上沒有限制,四板市場受諸多限制,如不得採取集中交易方式、投資者買入後賣出或者賣出後買入同一交易品種的時間間隔不得少於5個交易日等。從服務範圍看,新三板覆蓋全國,四板市場限定在當地行政區域範圍內。

  對企業而言,“上錯板”並不利於成長。比如一家原本可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由於種種原因在四板掛牌,在股權轉讓、發行融資、銀行貸款和並購重組等方面會面臨截然不同的狀況。現實中,個別四板市場收費較高、阻礙企業轉板等行為更對企業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實際上,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正是為適應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類型企業的特點及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的需求。不同層次市場在準入門檻、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交易、融資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有較明顯差異。隨著發展壯大,企業對市場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轉板通道應保持應有的通暢。

  企業“上錯板”凸顯了四板市場發展需要進一步規範,市場預期,相關文件或年底前出臺。一份針對四板市場的調研報告顯示,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定位不清、發展方向不明、市場規範程度低、存在惡性競爭趨勢,潛在風險不容忽視。目前,全國各地區域性股權市場遍地開花,已設立區域性股權市場30余家,個別省份設立2家以上區域性股權市場。由於在建設過程中行政主導較多,難免出現供給遠超實體經濟需求、同質化競爭嚴重甚至惡性競爭的情況,不少市場靠政府補貼或強制掛牌政策維持運營。未來政策應進一步明確四板市場的私募融資和股權非公開轉讓的市場功能定位,通過加強監管來規範其運作,從而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